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孙强
科研人员有话说
“科研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如果不是有很强的兴趣,和对你做的这件事的坚定信念,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记者本来想请他聊聊科研中的趣事,孙强却如是回答。
确切地说,小时候立志成为一名公路或桥梁工程师的孙强对动物模型的兴趣始于研究生时期,而他与猕猴结缘则要等到毕业后。
1992年,孙强进入哲里木畜牧学院(现内蒙古民族大学)畜牧专业学习,四年后他选择继续读研究生,并来到了扬州大学。
在读近交系小鼠形成史时,他发现,那些早期小鼠遗传学研究先驱们的事迹比电影还好看。“这些人一点不浮躁,脑子里只有科学,静得下心来。我看了很感动,希望有一天能去小鼠夏令营地朝圣。”此时,实验动物模型终于成为孙强的兴趣。
孙强与猴子相伴的日子,始于2004年。当时,中国还没有试管猴,而国外则在1984年就有了。为了做出试管猴,孙强来到西双版纳的一座山上。上山要坐缆车,一周下山买一次菜,他坚持了近四年。给猴子打针、观察月经、冲洗猴房……2007年,孙强成功做出了中国首批试管猴。
但遗憾的是,他最终没有做成转基因猴。孙强说:“很懊恼,但现在想来也可能是一种幸运,如果当时做出来了,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克隆猴了。”这或许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山穷水尽处孕育着柳暗花明。
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诞生后,无数赞誉都涌向蒲慕明和孙强团队。这固然是一个科研人员的高光时刻,但对孙强来说,在这成绩背后,14年与团队并肩作战、同猴子朝夕相处的日子才是记忆里更难忘的时光。
孙强记得,2009年,为了快速启动非人灵长类研究,中科院神经所和孙强毅然决定把猕猴平台安置在了某个猴子养殖场附近。平台地处偏僻的岛屿,周围尽是些无名路、无名河,最近的饭店在3公里外,如果想看场电影,到最近的木渎镇需开车50分钟。起初那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更没有一盏路灯。十七八个人要轮流做饭,还要照顾猴子。
在这种环境下,人和猴子是最好的朋友。
小鼠、兔子之类特别能生的小动物,排的卵本来就特别多,还可以轻松地实现成千上万只的大规模饲养,不愁卵的来源。而对于牛、羊、猴之类的大动物,事情就会麻烦一些。“我们每天都要监测猴子的月经。”孙强说,克隆需要的猴卵必须从母猴体内获取,而要让母猴排卵就必须按照母猴的月经周期注射促排卵药物。
“为了保证猴子的健康,我们没有单独将一只猴子养在一个笼子里,而是将10到12只猴子养在22到28平方米的一个大笼子里,并且有充足阳光,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么多猴子怎么监测?”孙强说,“这就要求我们的兽医和猴子做朋友。”
长期下来,大伙儿练就了辨识猴脸的本事,他们认识猴房里的每一只猴子,不用看号牌就知道谁是谁。
新生猴每2—3小时需要喂一次奶,夜里也不能间断,没有心理准备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孙强说,他们一定要招真正喜欢这个行业的志同道合之人。在平台最困难的时候,只剩下了7个人,他们也坚持了下来。
一路走来,除了兴趣,孙强说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坚持”。
“做科研没有什么诀窍,就是持之以恒,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想过放弃,只是觉得可能以当时的条件暂时做不出来,但我相信这个方向一定是对的。”孙强说,科研这场马拉松,自己才刚刚起步。“时间不够用,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提高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率,构建不同的疾病模型。”(本报记者 操秀英)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