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钱世锦:音乐剧是一门“普罗艺术”

2019-04-09 13:16:07

  人物简介:钱世锦,原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

  钱世锦是国内首次引进西方经典音乐剧的推动者,2002年曾率先将音乐剧《悲惨世界》引入中国,随后又引进了《猫》《歌剧魅影》《狮子王》等多部经典音乐剧。近日,“声影的梦境”云南音乐剧论坛在昆明举办,钱世锦接受新华网采访,畅谈了音乐剧的特点、本质和魅力。

  精彩观点:“音乐剧是非常接地气的‘普罗艺术’。”

  新华网:请您介绍一下音乐剧的特点和魅力。

  钱世锦:音乐剧差不多是和电影同期诞生的,有100年左右的历史。与歌剧对比来看,歌剧是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一门艺术,节奏相对比较慢;但音乐剧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变化,在艺术欣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剧和电影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我是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但当时接受的是古典音乐教育,也就是歌剧一类,学生时代对音乐剧是不了解的。第一次看音乐剧还是80年代在美国看的,当时我就觉得这种艺术形式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审美情趣是非常吻合的,是非常接地气的,就觉得应该把它引进到中国来。上海大剧院从2001年开始,持续引进了一些经典音乐剧,当时之所以做这个工作,是希望中国观众能够看到音乐剧、了解音乐剧。

  我觉得音乐剧最大的魅力,就是它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艺术品种,歌剧相对来讲是比较小众化的、贵族化的,但是音乐剧是一个大众化的艺术,大家都能够接受、大家都能够看,像电影一样,是一门“普罗艺术”。

  精彩观点:“音乐剧的本质是讲故事!”

  新华网:国内音乐剧发展现状如何?哪些方面还有待加强?

  钱世锦:我们国家产生和制作了很多音乐剧,据不完全统计,应该有100多部了。我认为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对音乐剧的本质还没有吃透、没有学透。

  音乐剧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讲故事。我曾经跟音乐剧《猫》《歌剧魅影》的创作者韦伯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连说了3个“story”。音乐剧其实就是讲故事,而不是说歌好听、舞好看就够了,歌、舞都应该附属在故事叙述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感动人。传统的、经典的音乐剧为什么感动人,就是因为它有很动人的故事。事实上,很多经典的音乐剧都是根据名著改编的,比如音乐剧《狮子王》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的、音乐剧《西贡小姐》是根据歌剧《蝴蝶夫人》改编的,都是有很雄厚的、坚实的文学基础的,那么它改编成音乐剧以后,就会很吸引人。

  精彩观点:“音乐剧市场的培育,是需要花时间、花力气的。”

  新华网:今年8月底原版音乐剧《猫》将登陆昆明,您对云南音乐剧市场有什么期待?

  钱世锦:音乐剧《猫》诞生于1981年,38年之后来到了云南,我觉得这个头开的很好,引进方云南新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是很有魄力的,愿意做这个,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当然,以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音乐剧市场是需要不断培育的,我们当初在上海培育音乐剧市场,也是不惜工本、花了很大力气的,你需要一步一步把人吸引到剧场里来,告诉大家音乐剧是怎么一回事。我觉得这个路还很长,但是头开的非常好。

来源:新华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儿女双全!江宏杰宣布福原爱生子喜讯

    据《朝日新闻》网站报道,去年10月退役的日本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的丈夫江宏杰8日上午在“脸书”(facebook)上报喜称,福原爱于4月3日顺利产下一子,母子平安。在其发文的配图中,江宏杰、福原爱和他们一岁半的女儿各伸出一只手,与新生儿的小脚丫一起拍照留念。

  • 刘蓓:岁月加持人生

    日前,京味年代剧《芝麻胡同》在东方卫视等平台播出。该剧从上世纪40年代讲起,到改革开放初期收尾,围绕北京南城酱菜作坊沁芳居老板严振声、原配妻子林翠卿和一心为父亲治病的牧春花三人展开故事。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曲道奎: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他摘下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中国最大机器人“王国”的掌舵者。他是科学家,是企业家,更是追梦人。他坚信,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他笃定,以祖国的名义拼搏,星空中有更璀璨的未来。他,就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曲道奎。

  • 80后留守儿童变身记:不当“码农”当“鹅农”

    汽车穿过村庄和田野,柏瑞灰鹅养殖基地位于兴国县隆坪乡龙下村油槽组一处山坳里的。25年前,11岁的江西兴国男孩吴永柏在懵懂中成了家乡第一代留守儿童。而今,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放弃了打拼10年的深圳IT行业,回到家乡,变成了一个“鹅农”。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