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爱国情 奋斗者】

翟婉明院士:高铁科研容不得一丝功利与浮躁

2019-04-09 09:50:23

  办公桌上摆放着与复兴号动车组的合影,墙上悬挂着中国高速铁路网图,甚至作为装饰物的摄影图片,都是在崇山峻岭中穿梭的动车。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的办公室。

  就在3月底,他刚完成高速列车在复杂山区动态安全问题相关研究的前期准备与规划,准备启动该项研究;同时这几天他还指导着两个实验组,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2万吨重载列车动态运行性能提升试验。

  “虽然我们在高铁科研有深厚基础,但特殊海拔、特殊地貌,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高铁安全运行等领域,仍有许多未知挑战和研究‘舞台’。”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我国高铁科研“奋斗者”,回顾参与和见证中国高铁从落后到“领跑”的历程,翟婉明感慨良多,“高速铁路是一个复杂工程,它不仅需要单一领域科研创新,更需要各个方面、扎扎实实的科研协同与努力,一步一步‘堆积’以实现整体进步与提升。容不得一丝功利与浮躁。”

  翟婉明本科、硕士、博士均读于西南交大,学校“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也伴随着他数十年的高铁科研历程。他在国内外率先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其建立的“车辆—轨道统一模型”在国际上被称为“翟—孙模型”“翟模型”;由他领衔的团队成功建立了一套高速列车过桥动力学理论及仿真技术,为我国高速铁路及提速铁路桥梁建设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高铁理论体系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高铁科研“节骨眼”上的关键试验,翟婉明都是亲自带队现场进行,一呆就是数十天。其中最长的一次是200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前夕, 他带领团队进入“黄村特大桥试验工点”进行了35天的科学研究试验。

  “第一次现场试验机会太难得了,因为此前现场数据‘一片空白’。”他说,过去团队只是理论分析或在计算机上仿真,但实际中到底高铁动态行为、运行性能、线路桥梁振动如何,迫切需要现场试验数据的验证。

  从外人看来这是极其枯燥的35天,高速列车以不同的速度来回奔跑,有时候一天能跑7、8趟,而科研团队所做的就是搭起工棚、架设仪器、死盯着屏幕或测试器的“无限循环”。而对翟婉明和团队来说,这是充满惊喜与兴奋的35天,每个跳动的数字,都意味着我国高铁事业的一次崭新探索。

  “要知道测试速度每提升10公里,对我国高铁科研来说都是第一次,收集到的数据都是以前未知的。”他说,通过对各个数据统一分析、评判,未来对耦合动力理论、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都有极大帮助,有助于提升我国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能力,而最终仅试验中收集到的海量数据,翟婉明和团队成员都处理近一个月,“说这些试验工作不枯燥那是骗人的,但繁杂的数据对我们来说却是充满惊喜的、活灵活现的,让我们能够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如今中国高铁已成为国家名片,翟婉明深感自豪。“对于像我这样经历了我国高铁整个发展历程的科研人员来说,看到我国高铁从无到有,科技进步如此之快,是过去绝不敢奢望的。下一步我们要实现轨道交通科技世界领先的目标,这不是一个梦想,未来可以实现,引领世界发展指日可待。”

  本报记者 盛 利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儿女双全!江宏杰宣布福原爱生子喜讯

    据《朝日新闻》网站报道,去年10月退役的日本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的丈夫江宏杰8日上午在“脸书”(facebook)上报喜称,福原爱于4月3日顺利产下一子,母子平安。在其发文的配图中,江宏杰、福原爱和他们一岁半的女儿各伸出一只手,与新生儿的小脚丫一起拍照留念。

  • 刘蓓:岁月加持人生

    日前,京味年代剧《芝麻胡同》在东方卫视等平台播出。该剧从上世纪40年代讲起,到改革开放初期收尾,围绕北京南城酱菜作坊沁芳居老板严振声、原配妻子林翠卿和一心为父亲治病的牧春花三人展开故事。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曲道奎: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他摘下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中国最大机器人“王国”的掌舵者。他是科学家,是企业家,更是追梦人。他坚信,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他笃定,以祖国的名义拼搏,星空中有更璀璨的未来。他,就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曲道奎。

  • 80后留守儿童变身记:不当“码农”当“鹅农”

    汽车穿过村庄和田野,柏瑞灰鹅养殖基地位于兴国县隆坪乡龙下村油槽组一处山坳里的。25年前,11岁的江西兴国男孩吴永柏在懵懂中成了家乡第一代留守儿童。而今,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放弃了打拼10年的深圳IT行业,回到家乡,变成了一个“鹅农”。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