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甫个人照片艺术展馆展厅。
刘恒甫雕塑作品《今古寄情》。(资料图片)
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旅游分院艺术总监刘恒甫。 (资料图片)
北京宋庄,一个艺术家云集的地方,刘恒甫个人艺术作品展——恒甫视界艺术馆就坐落在此。
走进展馆,你会惊讶一个艺术家具有如此旺盛的创造力。从摄影到雕塑,从油画到景观设计,无不带给观众视觉与心灵的震撼。这是一条从画家、摄影师、雕塑家、设计师到城市公共艺术家的创新之路。
跨界尝试多种可能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旅游分院艺术总监、北京市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北京恒甫视界创办人、恒甫冰雪艺术中心主任、第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总设计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奖、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创意设计大赛金奖、2015年度中国最佳主题公园奖……荣誉背后,是一位从黑土地走来的追梦者执着探索未知的身影。
刘恒甫的家乡在黑龙江北部的黑河市逊克县。春天,大小兴安岭上,原始森林莽莽苍苍,红松、兴安落叶松、白桦……交织成壮美的风景。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乡冰城能够满足人们对冬天的所有幻想。
谈起成长轨迹,刘恒甫开玩笑说自己是从村、到乡、到县、到市、到省、再到首都,一级不落。刘恒甫忘不了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对父母充满了敬意。父亲勤劳朴实,母亲多才多艺,不仅能唱会画,而且懂草药会中医。
从黑河师范学院到南京艺术学院,求学之外,刘恒甫在艺术道路上从不给自己设限,而是在不断跨界中探索未知。“就像农民一样,种地、盖房,啥都得会。”刘恒甫笑说自己一直找不着同行,“从绘画、装置、冰花艺术、单体雕塑跨越到城市设计,我不是一名传统艺术家,而是一位跨界艺术家。”
有人这样评价刘恒甫,他是一位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艺术家,经常手持工具在大棚里忙活他的作品,掐着钢管,神态专注。
“我从基层做起,各项工序都亲自干过,也就什么都会干了。”刘恒甫说,做大型公共艺术设计,需要熟悉各种材料,考量结构设计与空间关系。他曾做过一个公共艺术项目,造型是一条大鱼,里面可以走汽车,鱼鳍高达几米,整个结构设计和空间关系都要考虑进去,还有施工……刘恒甫说他做这些项目90%都是靠自学。
无门无派,也就没有枷锁和束缚。刘恒甫强调用多种可能性来解决问题,他大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根据内容确定手段,不断突破传统。他认为,现在很多人做设计是反过来的,根据手段决定内容,会很受限。
从黑土地走向世界
“艺术是我的信仰。如今的世界在快速变化,身边的一切都在改变,而我对艺术的真诚从未改变。”刘恒甫认为,艺术家要靠作品说话,真诚对待艺术最可贵,“对待艺术,要有定力,能驾驭自己的时间,不受外界干扰”。
从艺30余年,刘恒甫的艺术创作从黑土地走向世界。他最初的创作阶段是地域的,民俗的,比如桦树皮画,又比如具有萨满风格的木雕。这些作品就像方言,属于地域的、民族的。刘恒甫艺术创作的第二阶段指向自然地理,比如冰雪作品,这些能引起更广泛的共鸣。如今,他正在追求第三阶段,用跨越时间、空间的艺术语言,让所有人都能读懂,用文化交流消除文明隔阂,比如他创作的尘系列、元系列油画。
刘恒甫认为,美的东西是相通的。首先,艺术要感人,能给人视觉上的震撼,心灵的愉悦;其次,要蕴含思想,能改变人的认知。
2018年,故宫博物院文华殿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刘恒甫选取中国艺术经典元素创作的《梅兰竹菊》木雕四条屏入选展览,与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的作品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这个作品将东方文化精神用多种介质来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