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岩溶大国,岩溶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超过了三成的国土面积,而且岩溶类型齐全,品种丰富,多姿多彩,是全球少有的“天然岩溶档案馆”。袁道先走访过45个国家,经过对比,归纳出我国岩溶的四大特点:岩层古老坚硬;地处季风气候区,雨热配套,岩溶发育水动力强,水化学环境好;地质构造抬升运动强烈,岩溶发育多样;西南岩溶区未经大陆冰盖刨蚀,多样的岩溶形态得以保持。
“坐拥这么大一个宝库,我们应当对世界岩溶学作出更大贡献。”袁道先于1990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经多国专家同行严格评审获立项,袁道先被选举为国际工作组主席。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科学计划之一,于1972年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共同创立。在袁道先领衔之下,得以顺利进行。之后,他又主持了4个地质对比计划的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思维,这对我的研究很有帮助。”袁道先善于把握事物的相互联系,从整体角度研究岩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袁道先深感传统岩溶学理论孤立地看待地球各大圈层关系,已不足以深入揭示岩溶形成机理,必须从地球系统科学的高度去研究岩溶。
袁道先成功地把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引入现代岩溶学,首次提出“岩溶组合形态”的科学方法,进行全球岩溶对比,确定了全球岩溶分区。引入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从全球角度研究岩溶,在岩溶研究中抓住以碳、水、钙为主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关系上研究岩溶,创造性地总结了一套捕捉碳、水、钙行踪的工作方法,为建立完整的岩溶动力学基本理论作出重要贡献,推动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国际合作群体。
在袁道先提议下,经过各方不懈努力,2008年,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桂林,这是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
“岩溶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
在重庆青木关镇的地质基地里,85岁的袁道先仍然在忙碌着,他每年都要带着学生来这里。
在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是一个顽疾。袁道先率团队因地制宜开展石漠化治理,并与多个植物研究所合作,既避免水土流失加剧,又保证农民经济效益。现在,重庆南川金银花种植基地已经成为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典范,从一片“寸草不生”的石漠,变成了金银花盛开的优美胜地。
在袁道先院士等人的不懈努力下,“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被纳入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并在“十三五”规划中继续进行。
在我国西南地区,流淌着总长约1.3万公里的地下河,这是岩溶地区的“救命水”。然而,不少地下河受到污染,存在成为“下水道”的风险。2007年,以袁道先为首的科学家提交《防止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变成“下水道”的对策与建议》,得到重视。
岩溶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不仅要保护好,而且要利用好,对它的合理利用能极大缓解当地缺水的压力。2006年夏季,重庆发生特大旱灾。袁道先提出寻找地下水、缓解旱情的建议,并提供了一幅详细的重庆水文地质图。
袁道先还为岩溶地区旅游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为我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还从总体规划、申报书修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指导。经过各方不懈努力,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了“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又增补了广西桂林、重庆金佛山等四地。“申遗”成功后,这些地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了当地百姓生活水平,进而减少环境压力,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治理石漠化,保护地下河,推动申遗,袁道先老当益壮,奔走不惜。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岩溶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本报记者 刘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