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史诗大作《权力的游戏》,上个月完结终章。它通过魔幻现实的色彩,讲述了中世纪背景下七个国家、九大家族争权夺利的故事。
开播九年,它的神剧地位屹立不倒,却在今年走下“王座”,国内外评分网站屡创新低。以至于有超20万剧迷联名,请愿重拍。
屈畅,可能是整个中文世界,最了解《权力的游戏》与原著《冰与火之歌》的人。曾在川大求学期间,他无意间接触到《冰与火之歌》,一头扎了进去,随后开启持续十六年的翻译工作。屈畅和原作者马丁都是处女座,屈畅的翻译故事生动展示了什么叫追求完美。
英语6级没过 他开始翻译冰火
2002年的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散布着一整条街的书店。旧书摊上,屈畅无意间发现台湾译本的《冰与火之歌》第一卷,于是又在网上找到前三卷的英文版。
“我一直在找更好的奇幻书,《冰与火之歌》比我看过的都要好。”彼时,川大图书馆也是屈畅常去的地方。按照当时的规定,单次最多借十本,屈畅每次都会达到上限,除了奇幻,书单里还有很多历史、侦探、科幻类小说。
初见冰与火的世界,屈畅形容,“就像看过很多武侠网文,突然看到了古龙和金庸。就像梅西和C罗,总是比别人更好。”他急于把这份喜悦分享给别人。出于分享的目的,屈畅尝试对小说进行翻译,并把译本贴到当时很有名的“龙骑士城堡”论坛。
现在各种介绍屈畅的文章,经常提到他曾经大学没过英语六级。英语表达是他的短板,然而就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屈畅开始了持续十六年的翻译工作,先后有四名译者与他合作,但只有他完整参与了目前的五卷。
站在批判者的角度看自己
屈畅是重庆人,1982年出生,微胖、披肩长发、戴眼镜、身高将近一米八。“在论坛上贴了两个章节后,反响还可以,然后倒回去翻译了十几个章节。”这引起了重庆出版社的关注,他们联系到屈畅,随后屈畅正式开始前三卷的翻译工作。
《冰与火之歌》每卷动辄上百万字,为专心翻译,屈畅租了间搭在楼顶的房子。上世纪90年代的电脑游戏很少有汉化版本,他只有逼着自己直面英语,从小到大,他积累的游戏光碟数千盘。但这部小说更考验的,是译者对原文里若干线索和伏笔的还原,理解作者每句话的写作意图,把自己的理解放到整个全文的框架中来考虑。
为翻译得准确,屈畅打印了几千页资料进行对比,里面有冰火世界衣食住行、武器法律、家族地缘等等设定的整理,也有外国网友对小说的理解,资料堆成一座小山。屈畅将这些资料与自己的翻译对照,每看到有疑问、疏漏、不严谨的地方,他都会划掉或者打钩,改回来再反复默读、检查,清楚掉所有觉得不顺畅的地方,“要站在一个读者、批判者的角度来看,不为自己辩护。”
屈畅追求完美的习惯,也体现在打游戏上。他喜欢几乎所有种类的游戏,以“足球经理”类游戏为例,当玩过一款后,他又拼命去寻找同类的、更好的、或者有对比的足球经理类游戏,前后差不多玩了50个版本。觉得还不够,他又玩了棒球经理、橄榄球经理、篮球经理等类型的游戏。最后,同样公司的其他作品也被他装进了电脑,“不停去寻找新鲜的地方。”
在这样严格的追求下,那个冬天,他完成了《冰与火之歌》第一卷的最后修订。
销量一般 电视剧开播涨4倍
2005年,屈畅与合作者完成《冰与火之歌》前三卷的翻译,紧接着马丁出版了第四卷,屈畅马不停蹄继续工作。
本科毕业,屈畅留在川大历史系继续深造,师从王挺之教授进行文艺复兴方向的研究。离开校园后,他还曾在知名杂志《科幻世界》工作,干了5年,编辑过几十本书、几千万文字。刘慈欣的《三体》一开始也在这里连载。
与《三体》的畅销不同,屈畅他们翻译的《冰与火之歌》前几年虽然口碑不错,但销量平平,“有段时间,出版社觉得也就这样了,不是特别重视”。2010年,HBO要将《冰与火之歌》拍成电视剧的消息传来,出版社很快再度拿下版权。随着改编剧《权力的游戏》现象级爆红,原著也在中国火起来。
“后来就印了很多,现在印了非常多,出版社也投入了很多。”具体销量屈畅记不清了:“起码是之前的4倍。”
截至目前,原作者马丁完成了前五卷的创作,屈畅与合作者准确、流畅的翻译,也深得读者好评。有评论说到:“翻译我只服范晔老师的《百年孤寂》,和屈畅、赵琳的《冰与火之歌》系列。”还有评论说:“屈畅、刘慈欣还有科幻世界,是所有奇幻与科幻爱好者心中永远的记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