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视野里,唐晓斌这个名字和她任职的、偏居北京西五环外的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一样低调。而在电子信息系统领域,“电磁”这个标签让唐晓斌大名鼎鼎。她是我国电磁环境效应领域当之无愧的学术带头人,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电磁无处不在。在作战空间里,电磁是传递作战单元之间信息的介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掌握了制电磁权,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国家的需要成就了唐晓斌一生的事业和追求。
近40年的科研生涯中,唐晓斌不断“升级打怪”,见证并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系统中电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从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到创新性提出以使能和消能为核心的电磁环境系统设计理论,引领相关技术由“被动兼容”向“主动适应”跨越。
漂亮的履历背后,是唐晓斌跨过的一个个“越来越难”的槛儿。
她遭遇的第一个难题是解决一架直升机上的电磁兼容问题。
大学毕业后在通信基站做了几年的天线设计后,唐晓斌被调去电子36所,开始通信对抗系统技术研究。“当我将之前做天线的方法用到直升机上时,发现可利用的空间非常小,那怎么办?只能设计拱形天线,也就是将天线与机翼等设计成一个整体。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天线辐射能力增强的同时也干扰了机上其他设备,这就是电磁兼容问题。”唐晓斌说。
这也是当时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大家通用的方法是按照被干扰对象逐项排除。但这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
“在给某型号直升机研发机载干扰系统时,原计划8月份装机,10月份完成试飞,所以我带的衣服都是夏天的。”唐晓斌回忆,但事实上,她直到第二年三月份才完成任务回家。
“一开机没有任何一样设备能正常工作,我当时就傻眼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一项项排查。”唐晓斌说,虽然大家都能理解这项工作的难度,但她还是承受着“我的工作不够好耽误了进度”的巨大压力。
不服输的唐晓斌开始思索从根源寻找新解决方法:能不能通过计算,预先设计好各系统的电磁范围?
“在随后一个出口巴基斯坦的直升机载干扰系统中,我就按照我的思路,通过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预判多大强度会产生什么激励,会对其他设备带来什么影响,幸运的是,按照计算结果设计的电磁系统非常顺利。”唐晓斌说。
这个难题的解决让她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电磁兼容领域专家。
更难的任务等着她。1999年,她接到来自“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团队的一纸调函。
预警机,被称为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空中帅府”,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是对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巨大挑战。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山脚下,唐晓斌和来自全国各领域的顶尖专家投入战斗。
“过去机载系统基本都是单一功能系统,但预警机最大特点是它要求多功能,之前摸索出的解决电磁兼容的问题又不灵了。我意识到,要解决的不单单是电磁兼容,而是要通盘考虑整个空间的电磁环境效应。”唐晓斌说。
结合在电磁领域探索多年的深刻体会,唐晓斌抛弃了此前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时的惯性思维,巧妙地将系统里的各种电磁能量划分为增强系统某能力的“使能”能量和消减系统某能力的“消能”能量两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协同控制为重点、精确预测为基础、测试评估为验证手段,高效利用电磁资源的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该方法使我国系列预警机的电磁资源利用率比美国主流预警机提升50%。
唐晓斌没有停歇。她依然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专注科研。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关键是夺取“制电磁权”。面对“第五维战场”日渐激烈的角逐,唐晓斌的目标是不断提高电磁资源利用率。
“我很幸运,能进入国家急需的重要技术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唐晓斌感慨,希望现在年轻的科研人员一定要设定目标,坚持下去,不断学习和创新,“不要怕遇到困难,如果不需要你来解决问题,你也就没有价值了。”(本报记者 操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