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新人:“我有时候胆子也挺大的”
童先生伴随着中国戏剧从“新时期”进入了“新时代”。他是新思想的倡导者,新戏剧的研究者,各路新人的助推者。他的笔从不媚俗,他的笔从不弯腰,他的笔是“契诃夫式”的尖锐冷静而又充满了悲悯。他的笔始终在寻觅自己内心坚定不移的艺术真理。
“不批评不是胆子小,有时候,对一种批评说‘不’,也是需要勇气的。我不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有时候胆子也挺大的。”
“我有时候胆子也挺大的。”
确实。2000年我导演的小剧场《原野》,带来了大规模的批判,而先生是少有的几位在各种场合“保护”我的人。文章照写,开会发言依旧。前两年偶然说起《原野》,先生轻描淡写地谈起了十几年前我不曾知道的一件往事:一天,徐晓钟老师致电,要请他吃饭,席间给他一封信,希望他能在来日的会上替他念念。他因另有公务不能出席。
“像六乙这样的导演我们应该爱护!我喜欢这戏。”晓钟老师说。
至今我不知道会上先生发言说了什么,更不知道晓钟老师的信写了什么,但我深深地感谢两位先生,尽管是在十几年以后才只知道这么一丁点。
是的,晓钟老师来看了戏,戏结束后专门留下来和演员们说了话:一是感谢我们的实验、创作,需要这种精神和勇气;二是这个戏的许多实验创造是成功的,他是喜欢的。他说:“你们的这些创作若干年后将被许多人运用,而你们将被遗忘,默默无闻。但是,还是希望你们能坚持。”
两位先生,都是谦逊平易的君子。
“我们向契诃夫抱歉吧!我们应该感谢他”
童先生看过我导演的所有作品,有评有论。每每还有长长的电话。
我导演的曹禺先生《北京人》他喜欢。先生说:看到了契诃夫。
排《北京人》我请先生去讲契诃夫。
看戏后,先生说:“表演好的原因是你有机地处理了‘对白变为独白’这种形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因此才产生了独特的心理节奏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舞台停顿。而这种停顿、寂静是契诃夫独有的。尤其是他的不确定性,这全依存于导演你和演员的默契,所带来的感受和想象。寂静有力量,无声有生命。生命是死去了的,而又还‘活着’,很荒诞,于是喜剧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曹禺先生说《北京人》是喜剧。”
先生还说:《北京人》是人艺继《茶馆》《狗儿爷涅槃》之后第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我吓坏了!
剧院同意排《万尼亚舅舅》以后,我告诉了先生。
“祝贺你六乙,十年终于排上了。”
“抱歉!童先生,十年前请你翻译了剧本,一直没能排。”
“我们向契诃夫抱歉吧!我们应该感谢他,为我们写了这么好的剧本。”
排《万尼亚舅舅》时,我请先生来讲高尔基、托尔斯泰,重要的是还讲了陀斯妥耶夫斯基。
首演结束了。先生到了后台,我独自轻轻问了他:
“结尾怎么样?有问题吗?”
“我还要再看一遍。”
因为结尾我让卢芳扮演的叶莲娜完全重复地说了一遍孔维扮演的索尼亚最后一段全剧结束的独白:“我们应该活下去——”,并且是在乐池最前面的水里嬉戏中渐渐完成。
童先生来看了。他问我:“你是怎么想的?”
“我想索尼亚这段词是所有的人内心里潜意识中都应该发出的声音,所有的人。在水里是为了加强诗性,此刻就是演员卢芳在说,不是叶莲娜。”
“我看到了。这样是可以的,这样是可以的。”
“还有你那个‘非洲’让所有的人都重复说一下也很有意思。我一直在想这个地方,为什么契诃夫写到这要突然问一句‘非洲现在很热吧?’看似很没有目的性。你这样让所有人都有了疑问,很好。没有目的性。只是每个人之间停顿还可以再长一点。”
“空舞台很好,从没有到有,这些椅子和表演结合,创造了很多空间,它们又像是好多的人,高高低低站在那,面对好多不同的方向,就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在看,都在找,在选择,在面对面,而又是不同的方向,这意象很有情趣,很有想象。”
“秋千也是不同的方向,只让叶莲娜一个人坐上去荡,很干净,诗意和痛苦是属于契诃夫创造的这个人物的。”
“对白变独白用得比《北京人》多了,很好。看来你是找到了排契诃夫的一种方法。”
“下面我想排《樱桃园》,用您的本和焦先生的本,行吗?”我问。
“当然没问题,把我和焦先生放在一起是我的荣誉。没有问题,两个本随你自己选怎么用都可以。你应该把契诃夫的这四个戏都排了。《海鸥》苏联导演来人艺排过,因为苏联解体,没演几场,可惜了。《三姊妹》大导又《等待戈多》了。”
我们约定了《樱桃园》之后排他的译本《三姊妹》,然后是《海鸥》。去年本准备好了排《三姊妹》,与先生还有过长长的交流。后来由于莫名的原因,失败了。这竟成了先生终身的遗憾!
先生说:人艺应该多演契诃夫。别的剧院不演,也演不了。人艺行。当年人艺的理想就是要办成“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高水平的剧院”,演契诃夫是正当。
“能够得到是之老师的信任,说明我做人还是及格的,因为是之老师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一个人身上的庸俗。”
先生如是说。
而先生是高尚的。
再见!童先生!
(李六乙,戏剧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
童道明
1937年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2019年6月27日病逝于北京。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公认的契诃夫研究家、翻译家和戏剧评论家,中国新时期戏剧电影界更新创作观念浪潮中活跃的理论评论家,剧作家。著有《他山集》《惜别樱桃园》《我爱这片天空(契诃夫评传)》《论契诃夫》《阅读俄罗斯》《俄罗斯回声》等著作,并有译著《梅耶荷德谈话录》和契诃夫剧作《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三姊妹》《没有父亲的人》《林妖》等,以及戏剧作品集《赛纳河少女的面模》《蓦然回首》《一双眼睛两条河》《爱恋·契诃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