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农学院教授技术扶贫 13年选育4个新品种

“潘核桃”和他的“核桃经”

2019-12-22 09:15:59

  “潘核桃”又获奖了。

  前不久,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在京召开,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潘学军荣获国家表彰。

  潘学军一直致力于推动贵州赫章核桃产业的发展。13年间,他先后选育“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种4个,研发核桃产业化专利技术5项,培养科技特派员286人,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潘核桃”。

  最初,“潘核桃”一直在跟葡萄打交道,连核桃的边儿都沾不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这还要从13年前说起。

  2006年,贵州大学与贵州省赫章县达成了产业扶贫和技术指导方面的合作,借此机会,潘学军便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赫章县开展技术扶贫。

  经过走访调研,潘学军发现,赫章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非常适宜核桃生长,许多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核桃,但由于品种杂多、缺乏管理,赫章核桃一直没有形成稳定的品牌规模和效应。“要想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脱贫攻坚,首先要有好的品种。”潘学军心想,虽然自己没碰过核桃,但核桃应该跟葡萄有共通的地方,办法总比困难多。

  令他庆幸的是,当地的原生核桃树品种很丰富,上百年的核桃古树遍布各乡镇,是个天然的基因库,完全可以从中培育出优良品种。

  说干就干,整整两年时间,潘学军走遍了整个赫章县,硬是从全县100多万株核桃树中选出了最优品种,也就是现在的“黔核”系列。选种问题解决了,但仍有技术瓶颈需要突破。“桃三李四杏八年,核桃要等十一年”,这句当地俗语反映的就是核桃挂果期很长,短时间内很难获得经济效益。如果要推广优良品种,挂果期这个难关必须攻克。

  “经过反复尝试,我们想到了‘高接换优’的嫁接方式,不仅可以将挂果期缩短到5年,还有增产增质的效果。”潘学军介绍,“随着技术的成熟,嫁接的成活率也从最初的10%提高到了70%以上。”

  原以为接下来的种植推广会顺风顺水,没成想,村民们不买账了。“我们的核桃树都长了七八年了,一下子把那么粗的枝干都砍掉,还能活吗?”“我们不想冒险,也不想折腾。”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嘀咕着。

  “过去村民们对核桃树管都不管,任其生长,现在让他们学嫁接、懂管护,观念一时很难转过弯来。”潘学军分析。怎么办?只能找愿意接受的农户,做给大家看,用事实说话。

  “以前我们家的核桃个头小,果仁剥出来都费劲,吃起来不香,跟铁核桃一样。”财神镇村民李贵学回忆,“潘老师跟县核桃局的来推广品种,一个懂技术,一个管发展,肯定不会出岔子。”

  果然,在等待了5年之后,嫁接的核桃树成功挂果,收获的干核桃个大壳薄,果仁饱满,刚采摘完就售光了,价格是普通核桃的两倍多。仅李贵学一家,一亩就增收了6000多元。

  看到这种场景,附近的村民再也坐不住了,主动向潘学军学习新技术,嫁接好品种。“潘学军,‘盼学军’!这个老师一点大学教授的架子都没有,现在大家都叫他‘潘核桃’,都盼望他能常来镇上,帮我们解决种植核桃遇到的问题。”李贵学感慨。

  随着核桃种植规模的扩大,潘学军又开始琢磨做大核桃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核桃不仅仅可以卖干果,还可以加工成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木家具,核桃壳还能做成工艺品,青皮还能入药……核桃全身都是宝,都能用来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潘学军介绍。

  在他的努力下,目前赫章县创立、引进了核桃深加工企业12家,进一步延伸了核桃产业链,让“小核桃”在赫章发展成了“大产业”。

  如今,赫章全县核桃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14万亩增加到166万亩,亩产干核桃从不足百斤变为最高400斤,产值从3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15亿元,带动贫困户18059户,户均增收3670元,既带动了脱贫攻坚,也为防止返贫提供了产业支撑。

  “我们会把赫章核桃做得更好,希望能有更多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憧憬未来,潘学军的信心更足了。(人民日报记者 苏滨)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孙仕奇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开办400家修脚店的创业达人

    在沈阳多处都能看到“朋朋修脚”店。大连朋朋修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广东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北京、哈尔滨、长春、武汉、石家庄、福州等50座城市开办了400家修脚店。公司1000名员工中,80%来自农村。

  • 孟宪民: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企业的时代命题

    2019年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近期在海南博鳌举办。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引起了众多与会者的共鸣。在博鳌论坛的新华高端访谈直播间,孟宪民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感悟:跟随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奔流不息的大潮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