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黄克义(中)正在研究材料。
现在,从洛阳市到栾川驱车走高速公路只需要一个多小时。但在56年前,行程需要两天,先由洛阳乘卡车到嵩县县城,再由马帮驮着行李到旧县,几经辗转,最后到达栾川。1957年,黄克义从西安地校毕业,就是这样先辗转到旧县,晚上露宿在一个破戏楼里,第二天一早再跟着马帮到达栾川南泥湖,住进了老乡腾出的羊圈,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多见石头少见人的地质人生。
今年76岁的黄克义,1997年退休于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当时有不少人想高薪聘请他,但为了单位利益,他谢绝了。从2005年被该院返聘至今,他主要负责技术成果审查、资料二次开发等工作。就在今年中秋节,他放弃了节假日,和普通职工一样,来到矿山一线,帮助年轻队员们解决实际问题。
黄克义告诉记者,当初他在小秦岭地区开展工作时,那里山陡林密,是原始森林无人区。上山找矿,山上杂草丛生,荆棘茂密,衣服、身体被划破是家常便饭。工作过程中他经常需要攀爬陡峭的岩壁,如果一不小心就会滑落进万丈深渊。
工作环境恶劣,居住条件更差,他们住的房子是用草席围挡,牛毛毡盖顶而成。睡觉没有床板,就地取材,用树干和树枝搭成的“团结铺”,10多人挤在一条长“床”上,由于屋内地下渗水,只能用牛毛毡铺在地上隔水。在那种阴冷潮湿环境下,很多队友都患上了风湿病。
黄克义说,当时办公没有桌椅,他就用绘图板当办公桌,坐在“床”上抱着绘图板制图和整理资料。当时的生活也是极其困苦的,主要是吃馒头、啃咸菜、就凉水。1959年年底,黄克义正在赶写报告,晚上加班加点,当时正是吃不饱饭的时候,晚上时间一长,他实在饥饿难熬,就白萝卜煮水加点盐充饥。1962年,正是全国大饥荒时期,他和队员们长时间吃不饱,很多人都患上了浮肿病,但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完成了1/50000地质填图工作。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黄克义和他的队友就是在“馒头咸菜”里为国家找到了一些大矿、好矿。特别是栾川县的钼、钨矿,不仅储量和质量在全国占重要位置,而且已成为我省重要矿业产业;他们所找到的金矿至今还在开发利用,尤其是以小秦岭金矿田为依托的秦岭、文峪、大湖三座金矿,为小秦岭地区成为全国第二黄金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干这行,工作累,又不能陪家人,一辈子就讲究个默默奉献。”退休后的黄克义,作为返聘的老专家,仍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本报记者 陈微娴 通讯员 孙承元)
肖勇兵:笑对生命重负(图) | 2013-12-17 |
吕义聪:零件堆里走出汽车专家(图) | 2013-12-17 |
刘香平:能帮到纳税人,就没白学 | 2013-12-17 |
最美邮递员熊桂林:诚心铺就爱心邮路(图) | 2013-12-17 |
林志梅:“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 | 2013-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