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优秀精神探秘(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5-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长客股份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款高寒动车组CRH380B在线运营

  【勤奋学习篇】

  勤学习 躬身甘当“小学生”,海纳百川从头学

  五一小长假期间,罗昭强决定再到图书馆去查找一些资料。作为长客股份的维修电工,要做到对公司4000多台套国际一流制造装备了然于心,当好维修领域的“全科医生”,光懂电远远不够,液压、机械、计算机……10多门学科必须全都通晓,为此,学习研究的小本子,他记了一本又一本。

  对于第一代中国高铁工人来说,学习,是每个人的生命常态。作为当今铁路高新技术集大成的产物,高速动车组涵盖了信息通讯、电力电子、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空气动力学、金属材料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其复杂程度与航空航天技术不相上下。特别是,面对刚刚引进国门的世界最先进高速动车技术,不经过“疯狂学习”,根本就无法“消化、吸收”,更谈不上“再创新”。

  在长客股份,各种各样的培训常年不断,同时报名参加几个培训班的职工,遍地皆是,几乎没有人下班就回家的,“白天在岗位上干完活儿,从车上下来,就赶紧往培训中心跑;在培训场地训练完,再回到车上自己做演练。”为了破除语言障碍,尽可能多地掌握国外相关资料,不少人甚至翻烂了外语词典。

  “业精于勤,荒于嬉,要想提高,只有苦学,抓紧一切时间给自己充电。”有一年,公司选派王铁柱去外地学习,白天他一心听课做笔记、晚上则忙着归纳总结反刍,几乎从没出去逛过,结果一年下来,连市区什么样都不清楚。

  类似的“学霸”,在长客股份还大有人在,就说罗昭强吧——头一次出差到北京,完成工作后,他哪个心仪的旅游景点都没去,而是直奔西单图书大厦,随后又一头钻进中关村四通电子大厦,花光两个月工资,兴高采烈地背回一大堆国内外前沿技术书籍和设备资料。

  一面是沉下心来,自己闷头苦学,一面是低下头来,虚心向外方专家请教——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清醒地看到自己与世界一流的差距,并善于学习借鉴各国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经验,才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胸怀和希望所在。为此,很多铁骨铮铮的长客人,躬身甘当“小学生”,一点一滴,从头学起。

  “刚接触CRH5型车技术时,天天跟在阿尔斯通专家身后,把人家问得不耐其烦。”长客股份技术中心的李雪飞,提起那段学习经历,刻骨铭心:“阿尔斯通专家常坐在司机室里沉思,想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就站起来去调试设备。有一次,我和往常一样,看见外方专家突然站起来,立马跟了过去,他很无奈地瞅着我这个‘跟屁虫’,哭笑不得地说:我去上厕所!”

  那时,李雪飞已经怀孕3个月,每天早7点之前开始工作,白天亦步亦趋跟着外国专家学习,每晚还要开会到后半夜两、三点钟,但身形瘦弱的她,硬是不动声色地坚持着,直到两个月后,同事们才知道她怀孕的事。

  “外方专家只教你基本操作和一般的故障处理,要是问太深的问题,他们就以听不懂中国话为由,拒绝回答。”已是厂里技术大拿的谢元立,为打破外方“技术封锁”,淘到真经,天天跟在外国专家身后打杂,遇到晚间加班,工作结束后,他还会热情邀请老外去吃夜宵,喝上一顿。久而久之,酒酣耳热之际,对他颇有好感的那些老外们,也就“知无不言”了。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