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苏东风
苏东风,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首席技师,个头不高,却很精神,言谈举止沉稳淡定。他说,唯有认真学习,积累知识,在正确时间做自己应该做好的事,坚持不懈地打好基础,才能健康成长,实现理想。循着这样的准则,他从1983年入厂时的一名铸造工,成长为公司首席技师,完成了公司级创新120余项。与此同时,“全国技术能手”、“燕赵金牌技师”、“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等荣誉纷至沓来。
■一根铁丝让他坚定决心
一根铁丝的分量微不足道,但这对苏东风来说,却是他学好技术的动力。1983年,高中毕业的苏东风成为中钢邢机铸钢分公司造型班的一名学徒工。这个在别人看来不怎么样的“活计”,苏东风却干得热火朝天。在他心里藏着一个“八级铸造工”的梦想。
一天,车间里急需生产一大批矿山设备的型模。苏东风感觉自己能够独当一面了,便开始自己独立操作起来。在固定型模铁丝的时候,由于苏东风心急,三下两下就把铁丝拧断了。他又用钳子夹起一股铁丝,慢慢拧,没想到又拧断了。再拧,再断。苏东风蒙了,赶忙去喊师傅,抱怨说铁丝太细了。
师傅看着满头大汗的苏东风,只说了一句:“按照生产工艺,铁丝就是这么粗的。”然后接过苏东风手里的钳子,撬起一节铁丝,拧一下,再撬起一点,再拧一下……直到再也撬不动了,便不再拧了。
苏东风接过钳子,学着师傅的样子,再没拧断一根铁丝。这对他触动很大,坚定了他学好技术的决心。工作上不管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一遇到技术问题,就虚心向师傅们请教。一段时间过去,苏东风由学徒工转为正式工,他的技术也真正成为单位铸造工序连工程师都不敢小瞧的“技术大拿”。
■创新,从工作角度出发
2004年底,由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铸钢分厂开始生产灰铁工具。当时,由于对铸铁产品了解不多,再加上各种装具、造型材料和操作方法的不适用,产品质量不高,工序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苏东风主动请缨,要求负责灰铁工具的生产。他和工友们一道,制作了多种符合铸钢现状的工装支具,对造型材料和操作方法进行了多项改进,灰铁工具的生产逐步正常,工序事故逐年降低。
这一年,已经当上造型班班长的苏东风凭着过硬的技术取得了铸造专业高级技师执业资格,并被公司聘为铸造专业首席技师,圆了他二十年前那个“八级铸造工”的梦。
前几年,公司引入了自动混砂机设备,由于设备每天要占用天车分三四次加料,一天下来,天车就不能兼顾其他的工作。苏东风就开始琢磨,能不能利用混砂机上自有的气泵进行改造?
从设计管路到料桶提取、装料,再到设备平台设计等等,苏东风过五关斩六将,这个看似很艰难的事情,让他搞成了。这个创新成果,节省了天车停车加料占用的操作时间和人工操作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苏东风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每年至少要完成5项课题攻关项目,他的创新成果,每年可以为企业降低大量生产成本。他还将自己工作中得出的经验进行编写,传授给其他的工人。
如今,苏东风真的成了企业里的“大拿”,实现了他当年的梦想。 (本报记者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