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步、两步、三步,一趟、两趟、三趟 ……走,是陈忠印主要的工作方式。地点,距地面12米高的长(垣)东(明)黄河铁路特大桥上;时间,25年;里程,29200 公里。有人说,陈忠印的工作历程,就是一个人的“空中长征”。
陈忠印,郑州铁路局新乡桥工段东明桥梁车间巡守工,1989年至今,他工作时一直“钉”在长东黄河铁路特大桥上,用双脚反复丈量 着桥面。“铁龙”不时从身边隆隆驶过,黄河在脚下昼夜静流无声。陪伴他的是一对信号旗、一盏信号灯和一个工具包。长东黄河铁路特大桥是新菏线的咽喉,晋煤外运出海口的关键通道。大桥 上下行全长23.4公里,陈忠印负责大桥上钢桁梁部分3.2公里的巡守工作。
10月24日,记者采访了工作中的陈忠印。“3.2公里的线路,有螺栓6824根,防爬器512个,枕木1701根。”陈忠印对责任范围内的设备如数家珍。25年的巡守,每一根螺栓的形状都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说话间,一列重载运煤列车驶来, 地动山摇一般,记者在避车台上,感觉惊心动魄。陈忠印像钉子一样稳稳站立,面向列车,高举拢起的信号旗,目光不放过每一节车辆的走行部,阳光透过 车厢间隙不时照在他表情淡定的脸上。列车安全驶过后,陈忠印继续巡守,走走停停,检查螺栓、接头,观察钢轨有无折断。发现有疑似松动的螺栓, 他就用手中的大扳手试探一下,必要时,马上躬身把螺栓拧紧。陈忠印说,巡守工这活儿,要吃得了苦、操得上心、耐得住寂寞。寒冬大雪时,巡视要加倍小心,还要注意自身安全;三伏烈日下,对焊缝必须细心检查;一年四季,责任心不能有片刻的放松。
陈忠印讲道,今年春运前的一天,当他巡查到K117+100m处时,发现一处 鼓包夹板上有一道细微的黑线。经仔细看、伸手摸,并用随身扳手敲震,他确定那是一处裂纹。他立即呼叫车间调度,请求车间派人处理。车间临时向行车调度员申请5分钟时间,迅速更换了夹板,消除了安全隐患。多年来,陈忠印先后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68次。
大桥桥头有一个六七平方米的巡守房,从桥下望去,就像一个大的钢铁“鸟巢”。那是陈忠印在桥上的家。他的日常饮食、间休都在这里。去年,段里给这个“鸟巢”配上了橱柜、电磁炉,装上了空调,条件好多了。
陈忠印今年58岁,过去的25年,正是他人生中负重爬坡的阶段。他家距大桥30多公里,家中有年迈的老母,有长年患病的妻子。多年来,一辆摩托车载着他来往穿梭,履行大桥和家庭这两份沉甸甸的责任。1999年,陈忠印的妻子患癌症动了手术 .当时,孩子还小,加上陈忠印的母亲身体也不好,面对困难,他动过一心 一意照顾家的念头。倒是妻子劝他:“我这手术已经做罢了,很快就好了,你还是守好大桥吧!”听着这话,陈忠印这位“铁汉”掉了眼泪。就这样,穿梭于大桥、 医院、家庭之间,成为陈忠印的常态。残忍的病魔终究没有放过陈忠印的妻子。
2013年6月初,饱受病痛折磨的妻子永远离开了他。临终前,她嘱托陈忠印上班时注意安全,照顾好老母亲,把还未毕业的二儿子安排好。办完妻子的后事,陈忠印又走上了大桥。他说,双脚一踏上桥面,大桥就成 了他心中的全部内容。
今年2月10日,陈忠印《一辈子守着黄河大桥》人物专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他看到自己在电视屏幕上的形象,饱经沧 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大桥上20多年了,确实有感情,虽然说现在快退休了,但在今后的工作中,大桥能安全、火车能畅通,仍是我最大的心愿。”陈忠印话语朴实,感情真挚。 (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