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左手梦想 右手使命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院长李锋用双手耕耘医学沃土
■与国内、外开展技术交流合作提升医技
■与美国尼奥医学中心克里斯托弗·桑迪诺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贴心服务使患者绽笑颜
■院长李锋为职工拔河比赛助威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院长李锋
■院长李锋到自动化药房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院长李锋为百姓义诊
题记:30年前,他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苍生大医”。30年后,他成为一名患者信赖的骨科专家,并带领着一个白衣天使团队,用至真至诚的大医情怀和执著追求的精彩人生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
见到李锋,一眼看上去就能被他充沛的精力所感染;面对李锋,一番交谈就能被他浓郁的学者风范所吸引。这位学者型的医院首席管理者,言谈中谦逊、平和,却又不乏机智与锋芒。正是他以做学问的严谨细致与科学现代管理天衣无缝的融合,引领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在创新中实现着跨越式发展。
李锋从事医生这个职业,至今已经30个春秋。30年来,他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骨科专业学术带头人,并走上医院领导岗位,成为职工眼中管理有方的好院长、患者心中医术精湛的好医生。今年“五一”前夕,李锋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精益求精的学科带头人——
“30年来,我一直‘痴心不改’地干着骨科医学的活儿”
一位先哲说过,事业只有向着无尽的高度攀升,才可能进入和达到某种境界。自1984年7月迈出承德医学院大门,李锋就把追求精湛的医技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医学梦想。
30年前,三院“骨科”只是大外科的一个分组,仅有12张床位,加上李锋总共4名医师。当时,骨科作为国内医学界日渐崛起的学科,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市三院决策层高瞻远瞩,开始了对骨科的筹划建设。刚到市三院不久的李锋,即被选派到省三院进修学习。
医海无涯,志在卓越。从1986年起,李锋心无旁骛,埋头钻研骨科业务,博采诸家名医之所长为己所用,业务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其间,1991年市三院将骨科从大外科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科室。1997年石家庄市急救中心落户市三院,推动了骨科进一步崛起。2001年,李锋作为科室骨干,被选派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为了能完整地记录下学习内容,他花2万元购置了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白天学习,晚上用它们整理资料。为此,他常常废寝忘食。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老师和院领导十分赏识这个勤奋刻苦的年轻人,“特批”他可以进入其他科室参观学习。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期间,李锋每两周回一次石家庄,拿出周六上午半天的时间,召集科室成员学习取来的“经”,并进行手术演练。天道酬勤,李锋与同事们一起不断学习先进理念和新技术,推动骨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李锋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成为全省最年轻的正高级职称获得者之一,并从2003年起先后担任了医院副院长和常务副院长。2009年,石家庄市骨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骨科成为市三院响当当的招牌,并成为省会重点学科。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怀揣事业梦想的李锋,从未停止过学习与探索的脚步。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在成人关节重建外科、关节镜外科、显微血管外科、骨关节创伤和骨肿瘤治疗方面都有了很深的造诣。1995年,他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恶性骨肿瘤的局部热疗和化疗,使患者生存率达3年以上,2年内保肢率100%。1998年,他率先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接轨,开展了应用带锁髓内钉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开展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架复位术,使骨盆较严重骨折患者的卧床时间由3个月缩短到3天;打破传统的手术模式,开展多发创伤的同期手术;开展了带血管蒂的复合组织移植,修复组织缺损,其中包括骨坏死、骨缺损、软骨缺损、皮肤肌肉缺损及血管移植和人工血管移植。针对近年来四肢血管栓塞患者的增加,为挽救患者的肢体,他还开创了一系列当今骨科先进的治疗方法,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作为市三院骨科学科带头人,李锋到捷克、法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德国参加过学术交流及技术培训。他用所学知识,为医院骨科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目前,骨科设有关节、脊柱、手足、小儿骨科和创伤骨科、康复等专业病区,一个颈椎病研究所和一个骨科再生医学研究室,300张床位,其规模和影响力在省会各家医院中位列前茅,为全市骨科领域填补多项空白,为百姓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信者强,自强者胜。经过多年的积累,李锋练就了一手过硬的骨科诊疗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几年,他先后完成了全省首例膝关节人工单髁置换术、首例微创小切口人工膝关节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首例肘关节镜手术、完成全市首例同侧髋膝关节置换、首例人工膝关节翻修术、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以及百岁患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104岁高龄老人髋部粉碎骨折的内固定技术等20多项创新技术。其中,他和省科学院生物力学专家共同研制、应用航空技术代替人力的《髓内钉置入器的研制》,受到包括清华大学等力学专家的好评,被称为骨科的重大革新。经过不懈努力,李锋荣获国家专利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专著2部,在研课题6项,并先后被省、市政府荣记二等功,并先后获得石家庄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跨世纪拔尖人才、十佳青年、知名专家、十大名医、河北省行业标兵、新长征突击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等诸多称号。
为进一步促进医学创新,李锋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在骨折整复中,他发明了四肢骨折生理型复位手术床,使多数骨折可以闭合复位闭合内固定。在鉴定时,我国著名骨科专家王亦璁教授称赞此方法为骨科整复的一次创新。而在一次加工关节轴时,因为没有模具,为保证焊接准确,他果断地用手维持位置,致使氩弧焊机烫伤了双手,灼伤了双眼,三天后才能看清物体。对此,他毫不后悔,“痴心”不改。
春华秋实,回首骨科的发展历程,李锋感慨万千:“市三院骨科的发展是几代人心无旁骛、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努力而取得的成就。”而对于自己为之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他只是朴实无华地一言以蔽之:“30年来,我一直痴心不改地干着骨科医学的活儿。”
一支征战戈壁的探煤劲旅 | 2009-04-28 |
“跑步主席”卢伟江 | 2009-04-28 |
井区依旧亮着那盏灯 | 2009-04-28 |
火车“单操司机”翟新科:加班归来话“幸福” | 2009-04-28 |
家政公司成了用工信息中心 | 2009-04-28 |
骆淑梅的梦想:打造洗染护理大本营 | 2009-04-28 |
火车司机蒋广华的“万能包” | 2009-04-28 |
三位环保志愿者执着力行:我环保,我快乐!... | 2009-04-28 |
赵淑红:在“西红柿联合国”里打工的北京女... | 2009-04-28 |
【一线传真】戈壁滩上的年轻人 | 2009-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