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位于胶州湾湾口,全长7800米。2011年6月30日,隧道正式通车。隧道共穿越18条断层破碎带,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82.81米,可以说这条隧道在建设期间,在与整个太平洋的海水相抗衡,其修建的难度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参与修建隧道的工程师中却有一位“80”后。今年32岁的王希浩是青岛即墨人,现任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
2008年王希浩参加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设。现在,王希浩回忆起施工中的某些细节时,仍然印象深刻。“虽然,我研究生学的是桥隧专业,但当时国内还没海底隧道经验。很多技术难题的攻克只有依靠我们自己。建设过程中,应该说是个很严峻的挑战。大断面爆破时,为确保施工安全,在放置测量仪器的同时,我们跑到居民家听炮声,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和切身感受来调整爆破方案的一些数据。冬天隧道里面闷热、潮湿,人出来时一身汗,再被刺骨的海风吹着。夏天,脚被泡得脱了好几层皮。”在解决裂隙岩体及断层破碎带突涌水难题时,他和同事每天在潮湿、昏暗的隧道记录注浆孔数等参数,一待就是一天。参与海底隧道建设的三年间,他每天24小时待在现场,几个月才回一次家。隧道内潮湿的环境、震耳的噪音、随时塌方的险情则是他每天的工作环境。
2013年,他参与青岛蓝色硅谷道路的建设。道路所处区域大部分为软土地基区域,很多地方淤泥厚度有10多米,地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很差,成为道路建设的“拦路虎”。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这位“80”后不走寻常路,首次提出在区域内引入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技术。王希浩生动地比喻:“就好比在一瓶饮料里插入一根吸管,将空气抽出瓶子内部成真空状态后,水也自然会挤出。”在管线配套设施的建设中,王希浩还让记者见识了他的另一“杰作”——“地下综合管廊”。他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率先采用“综合管廊”这一新工艺,成功解决“马路拉链”问题。“综合管廊”由众多2米×2.3米的箱体组成, 管廊出入口位于绿化带。管廊内,可同时容纳三、四个身高一米八的大汉并排行走。供水、供电……这些市政管线敷设在箱体内,后期维护人员可直接进入箱体内操作。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青岛市政管线施工的技术标杆。
王希浩先后获得“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参建的胶州湾海底隧道荣获国家工程界最高荣誉“詹天佑奖”,并通过了“鲁班奖”的专家评审。(本报记者 李雪)
吴驰:海下一条“龙” | 2008-11-25 |
周安全“较真”安全 | 2008-11-25 |
穿山越水 矢志创新 勇当开路先锋 | 2008-11-25 |
平步跨高山 谈笑越江海 | 2008-11-25 |
《工人日报》2012年五月份:职工风采录 | 2008-11-25 |
小蔡有个“小梦” | 2008-11-25 |
闫群东:诚信推动发展 创新铸就辉煌(图) | 2008-11-25 |
覃克寅:在隧道打拼的日子 | 2008-11-25 |
80后“桥隧精英”王希浩: 一项成果节约... | 2008-11-25 |
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老海事员29年未回... | 2008-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