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公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港口作为机械化大生产的典型行业,机械多、设备多、耗油多。全青岛港有流动机械200台,仅郭凯所在的前港公司流机队就有88台,每年的燃油成本都在5000万元以上,能耗成了主要的生产成本。
有一次,郭凯坐上一名工友的装载机,看到那位工友挂低速、加油门,郭凯就觉得非常心疼,这要浪费多少油啊!于是,他这位“开车大拿”又开始琢磨上了,能不能找到一套“节油经”呢。他在自己驾驶的133#装载机上做起了试验,终于形成了“六步节油法”。年节省燃油成本28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千吨。如今,这套节油法已经在全港推广,预计全年可节约燃油费2000多万元,仅一年节约的钱就可以买10台世界最先进的装载机。
尝到了节油甜头的郭凯,又把目光瞄向了润滑油。润滑油也是流机队的一大成本,每年的费用在400万元以上。有一天,郭凯看到技术主管正要将刚刚更换下来的润滑油倒掉,而这些润滑油看起来清晰透亮,就像没使用过一样。一问,才知道这是厂家的规定,运行200个台时就必须更换润滑油。这太可惜了!私家车都能按质换油,那么,装载机怎么就必须按时换油呢?
按质换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咨询了行业内的专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复;从网上查找,国内外也没有类似的先例。郭凯知道,这件事风险很大,万一出了问题,那就是司机的责任。郭凯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地看书、画图、查资料,不断地摸索。有一天,他在家里看到妻子炸鱼后,把剩下的油过滤后再倒进油桶里。这让他灵机一动,润滑油能不能也采用这种办法呢?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造出了这套检测设备,一年可节约润滑油费用30多万元。
郭凯还和工友乔仑一起,发明制造了6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在港口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郭凯也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作“小鲁班”。
带工友攀上世界之巅
随着港口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逐渐成了机械司机的主要来源。新学生入港后,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操作方面却毫无经验。为了帮助新队友们迅速学好驾驶技术,2010年,郭凯主动请缨,担任了队里的教练员。
起初,郭凯也有思想压力,自己只是一名初中生,要想带出一批大学生,行吗?但看着港口生产的需要,看着新队友们期盼的眼神,郭凯咬了咬牙,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技术教给大家。
他发现,这批徒弟大多是90后,有理论,有知识,领悟能力也特别快,但很多人对学车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对如何玩电子游戏很感兴趣。针对这种特点,郭凯和队友们一起制作了3D动漫,把抽象、枯燥的驾驶知识变成“真刀实枪”的动漫视频,既可以单人操作,也可以双人PK。一下子,徒弟们就来了兴趣,一边看着动漫,一边进行实训化操作,很快就熟练掌握了驾驶技巧。
几年来,郭凯已经整整带出了100名徒弟。在2013年山东省港航系统第七届劳动技能竞赛中,他领着徒弟一起参赛,结果徒弟高磊夺得了冠军,而他自己只拿了个第二名。事后,有人问他,徒弟都超过你了,你后不后悔,丢不丢人?而郭凯却说,如果徒弟超不过我,那就是我这当师傅的失职,看着徒弟们超过自己,才是我最大的骄傲。
在郭凯的带领下,流机队打造出了一支冠军团队。2011年4月27日,在“武钢精英轮”卸船作业中,郭凯带领伙计们以6910吨/小时的接卸效率第14次打破矿石接卸世界纪录,比原计划提前6个小时完成作业,为客户节约了2万美元的租船费。(中工网记者 杨明清 中工网通讯员 焦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