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好“小巷书记”
———记遵义市航天社区党委书记连丽
“她是个的好书记!”走进遵义市汇川区航天社区,一说起连丽这个名字,居民们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十多年前,环境“脏、乱、差”、“上访户多、待业人员多、贫困人口多”是航天社区给人的第一印象。而今,社区从党支部发展成社区党委,并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成为我省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培训基地。这样的变化和连丽的工作密不可分。
2000年,连丽通过单位推荐、居民投票,来到航天社区工作。“当时社区500多名生活没有着落的下岗职工,是我心中最大牵挂。”有过下岗经历的连丽,深知“下岗”对一个家庭意味什么。
作为社区“家长”,连丽始终把辖区百姓的事当成自己事,
为社区建设,她四处奔波,积极协调遵义市有关部门建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组织下岗职工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并广泛收集、发布就业信息,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
几年来,连丽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安排就业下岗职工570余名,间接安排1870多人,组织培训人数达1400人次。
针对社区低保户、空巢老人和贫困家庭较多的实际,她带领两委干部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情况,建立“爱心档案”和“临时爱心互助基金会”,对不同需求开展帮困服务。针对社区离退休老年人多的特点,她主动协调辖区单位活动场所建成社区露天舞场等,组织建立社区老年健身队、社区文艺宣传队、秧歌队等10多个群众性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学习需求,她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平台,组织建立社区学校、便民网络中心、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并设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医疗保健常识、法律法规知识等课程,组织社区学生儿童开展体验感受教育活动,组织妇女开展巧手、书法、技能比赛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有针对的教育培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5年来,在连丽的带领下,航天社区服务已有家政、居家养老等50多项,实现了365天天天有服务。通过定网格、定人员、定职责、定制度、建管理服务台账“四定一建”的网格化服务机制,推动社区服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服务”转变,社区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连丽怀着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听民声、排民忧、解民困,用实际行动当好“小巷书记”,当好群众贴心人。(李颖 本报记者 孙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