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7年里,他和团队完成船舶电器自修项目7000多起,解决各类“顽症”上千起,设计、改装的设备超过100项……
“船舶电气有问题,找他就行”
今年48岁的虞成安,瘦瘦的身子,短短的胡须,要不是手中捧着“甬城英才”的奖牌,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只是个普通工人。然而,了解虞成安的人却没有一个不对他竖起大拇指,“虞成安,厉害啊!凡是和电有关的东西,他都能修!”
在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油港轮驳分公司(以下简称轮驳公司)的27年里,虞成安自学成才,从一名只有高中文化的工人成长为船舶电气专业的行家里手。几十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完成船舶电器自修项目7000多起,解决各类船舶电器“顽症”上千起,他设计、改装的船舶电气设备超过100项,为企业节约资金500多万元。虞成安在2013年分别获得了 “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虞成安进入宁波港工作,上了公司的“甬油一号”轮,从事船舶电气维修工作。刚上船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电路,他完全摸不着头脑。有一天,机舱控制室的设备警报灯不停闪烁,显示主机有故障。打开机盖看见蛛丝盘结的电路,他一下子慌了神,不知从何下手,只能试着“东点西碰”检查。突然,整台机器熄火了……老师傅闻讯赶来,抄起家伙拧了几颗螺丝,设备马上又运转自如。“线路问题有其内在毛病,不是随便乱动就能弄好的。”老师傅对他说。
从此,面对陌生的机器,虞成安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为了能买更多专业书籍,他从不乱花钱。在身边众多“烟枪”的熏陶下,他硬是没有加入“烟民”队伍,用省下的钱换回了书架上一排排的专业书籍。
书里的理论知识和师傅的谆谆教导让虞成安获益良多,设备线路逐步在脑海中有了概念。但他仍觉得没有系统培训过,专业知识还欠火候。于是,虞成安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电子专业函授三年学习,深入学习了电子理论知识。由于成绩不错,毕业时,老师特意送他一支电笔。从此,这支电笔成了他工作中的好搭档。
1993年底,虞成安从“甬油一号”轮调到公司的电工班,他服务的船舶一下子变成了20多条。当时,公司有好几条拖轮的设备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先进设备。面对进口设备,虞成安暗下决心:别人能行的,我肯定也可以!于是,他边工作边学习,知识和技术飞速提高。1998年,在全局电工技能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
虞成安家里有一个装满了书的书架,随手翻开一本保存完好的《船舶电器使用指南》,里面有的地方工整地划着线,有的地方写着笔记和计算公式……众多摆放整齐的电器书籍边,几本泛黄的笔记本格外“惹眼”。第一本卷首写着“良书益友,今明如斯”,落款时间是1986年;翻到最后一本,卷首仍然写着“良书益友,今明如斯”,落款时间已是2003年。本中密密麻麻记着各种数据、电路图,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故障症状、原因分析、排除故障的方法。他妻子幽默地说:“20多年来,陪伴他的,除了我,就是这些书了。”这些年,虞成安买书的费用不下1万元。
天道酬勤,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虞成安的技术出类拔萃。1998年,“宁波港务局青工技能月”电工操作比赛中,虞成安荣获第一名;2002年,在宁波港务局高级电工培训班上,他以每科平均98.2分的成绩创局历年培训班的最高分。从此,他得到“电工状元”的称号。
“‘电工状元’那是别人给我的赞扬,我在船舶电气方面只是多花了点心思。”虞成安常常这样自谦道。而轮驳公司的职工都知道:“船舶电气有问题,找虞成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