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张志愿:规规矩矩做医生
//www.workercn.cn2015-12-18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这个医患矛盾频频拨动人们神经的时代,病人最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医生?是拥有精湛医术的医生,是获得诸多耀眼头衔的医生,还是善于发表高级别科研论文的医生?

  在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志愿看来,病人最需要的,是值得信任的医生。而要获得病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规规矩矩。

  心路

  他庆幸自己听从了医者的本能

  在张志愿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套笔墨和一张专门用来练字的桌子。他说,练书法是为了练手指,保持注意力,而这些都是外科医生最重要的基本功。

  这位上海外科界的“一把刀”,很清楚自己的手与注意力在手术中意味着什么。手中的那把刀,系着病人的生命。

  那场突如其来的手术,张志愿永远也忘不了。

  “张医生,快去看看,隔壁出事了。”多年前的一个下午,一台手术刚告一段落的张志愿,听到这呼唤,赶紧示意同事接过手术刀,顾不上换下手术室的拖鞋,快步奔向另一间手术室。

  一进门,只见一位病人口唇青紫,脖子肿得厉害,呼吸极其微弱。一旁的主刀医生连忙递过手术刀:“张老师,病人是舌下腺囊肿手术后,突然大出血了……”

  病情危急,张志愿冷静作出判断: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立即做气管切开。

  没有丝毫迟疑,张志愿一手用中指搭在病人的锁骨上窝,一手握紧手术刀,一刀刺了进去。这一刺,前面是气管,后面是食道,边上就是大动脉,位置稍有偏差、用力稍一过猛,病人的生命可能当场结束。

  庆幸的是,这一刀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刚好刺到了最佳位置。一旁的麻醉医生立即配合进行后续的抢救。

  病人的一条命,回来了。

  瘫坐在地上的张志愿却难以平静。危急时刻的这一刀,不仅关系着病人的生命,也关系着主刀医生和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那时恰好处在张志愿申请主任医师的重要时期。

  但张志愿心里更明白,“关键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任何的私心杂念。”对于自己在那一刻果断地冲进手术室,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术刀的决定,事后多次想起时,他仍十分坚定。他庆幸自己听从了医者的本能。

  有时候,一场手术要考验的,不仅是医生的胆魄,还有他们的体力与耐力。

  张志愿参与过的最漫长的手术,整整持续了23个小时,他和6名医生共同完成了一场罕见的口腔癌手术。

  刚刚发现肿瘤时,张志愿就建议病人赶紧手术,可病人犹豫再三。一年后再来复查时,肿瘤已转移至口底和颈部淋巴结。张志愿遗憾地告诉病人,已经无法再手术了。

  此时,病人向他道出了实情,原来他是一位音乐家,一年前放弃手术是担心万一手术失败,自己的艺术生命也将就此终止,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病情会发展得如此迅猛。此刻,即使医生判定已经无法再手术了,他还是想要试一试。

  尽管明白这样的手术意味着怎样的风险,张志愿还是答应了病人请求。在与多位医生反复讨论手术方案后,他们开始了这场漫长的手术。

  整整23个小时,张志愿与同事们将病人被肿瘤破坏的舌头、下颌骨、咽喉和颈动脉成功切除,又用胸大肌、背阔肌修复患者的舌头、口底、食道,用小腿的腓骨做下颌骨。就这样,被病人破坏的面部结构,被一一成功再造。

  两年后,看到这位音乐家逐渐康复,并重新弹起他热爱的钢琴时,张志愿说,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天病人不再需要他的手术刀

  手术台上技艺精湛的“一把刀”背后,是多年来不为人知的奋斗。

  中学毕业时,受“文革”影响,张志愿只得在家乡江苏吴江埋头种地。

  后来,他终于有机会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进入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工作后,他的心里总有一种紧迫感,想把错过的时光补回来。

  整整7年,张志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住院医生”,几乎日日都是宿舍、手术、病房三点一线,一个人负责十几张床位。晚上有急诊,他也随叫随到,哪怕只是在一旁做助手,他都视之为难得的学习机会。

  有一次,老家有朋友到九院住院治疗,陪床的老乡夜里12点起夜经过医生办公室时,发现张志愿还在办公室埋头读书。

  7年的时光,打磨出一位开刀好手。可张志愿并不甘于只做一名“开刀匠”。36岁那年,他考取了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开拓者——邱蔚六院士的研究生,成了班级里年纪最大的学生,同学都叫他“老张”。

  “老张”从导师邱蔚六那里领到的第一个课题,是攻克口腔颌面动静脉巨大畸形。张志愿至今记得分明,老师用的是“攻克”二字。

  因为在当时,大面积口腔颌面动静脉畸形被视为手术的禁区。超过10厘米的畸形瘤,几乎无人敢碰。而病人只得忍受病痛的折磨,不仅难以入睡或进食,还有可能随时突发出血,危及生命。

  36岁的“老张”,如同“老牛不怕虎”,不畏难,也不犹豫,领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心一意去“攻克”这个难题。

  3年的时间里,张志愿白天开刀,晚上就一头扎进实验室。3年后的1988年,他在国内首创“三合一”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即“栓塞+病灶切除+整形修复组织”,用一次手术就摘除病灶——当真,攻克了难题。

  医术过人的“老张”,渐渐成了很多人的“张老师”。他带领着团队,不停地钻研,不停地尝试,在反反复复的失败与成功之间,创新着该领域的手术方法。尤其是他首创的高位颈动脉重建术,得到了美国头颈外科学会前任主席的高度评价——“对于全世界同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多年来,张志愿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并让中国式口腔颌面外科逐渐赢得了世界掌声。

  近年来,张志愿苦苦琢磨的是口腔肿瘤的治疗。为什么得的是同一种病,由同一位医生开的刀,但结果却那么迥异——有的病人可以活十几年,有的在手术后便匆匆离世?

  为了探究其中的个体差异问题,张志愿与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他带领学生建立生物样本库,探索肿瘤细胞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他还开展了综合序列治疗研究,即探究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肿瘤治疗手段与手术如何结合,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凭着手里的一把刀,张志愿挽救过许多病人的生命,而他最大的心愿却是,有一天病人不再需要手术,他能“扔掉”手里的这把刀,让患者少吃苦头,甚至只需要服用个体化的药物就能战胜肿瘤。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