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6年1月,中铁十四局四公司穗莞深项目部总工程师李树敬荣获“山东省创新能手”称号,并被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参加工作10年来,因为生命中始终镌刻着“科技创新”的因子,他的人生格外美丽。他主持撰写的多篇论文被中国铁建股份公司评为优秀科技论文,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3项,省级质量管理成果奖2项,国家专利8项。他所在的穗莞深项目部荣获“山东省创新型班组”荣誉称号。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10年来,李树敬一直植根于企业“尖、难、重”项目的最前沿。他先后参加了获新高速公路、广深港高速铁路、云桂铁路、长岛跨海大桥、穗莞深城际铁路等工程项目的建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0年间,他也由一名现场技术人员成长为公司科技创新领头人。
镜头定格在2007年2月,怀揣梦想的李树敬来到广深港项目部。从征服这个被称为“桥梁博物馆”的“硬骨头”开始,李树敬一步步开始了他的创新之旅。刚到项目部的他是技术上的门外汉,很多工艺技术都摸不着门路,但他不气馁,从最基本的图纸审核、内业资料、方案制定、结构受力检算、技术分析业务等学起,加班加点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坚,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最高提篮拱施工技术。
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段沙湾特大桥1-112m提篮拱,是全国最高墩的提篮拱桥,施工难度极大。移动模架除进行常规孔跨的过孔外,还要进行反向制梁、悬灌梁临跨现浇、小半径曲线线路制梁等复杂的操作。专家称:如此规模的投入和复杂的施工应用,在国内桥梁施工中尚属首次。李树敬迎难而上,一方面结合施工实际研究施工知识,一方面学习多种有限元分析软件,最终完成了两项工艺创新。一是在移动模架法制梁施工中,针对工作面不连续的情况,采用“倒行过孔”结合“反向制梁”的施工工艺;二是调整移动模架对墩宽的适用参数,满足超宽墩身处简支梁施工需要。
他的勤奋努力很快就有了成效,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其中,《钢管混凝土拱桥门式斜支架拼装施工工法》获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优秀工法和2011年山东省省级工法,《350Km/h高速铁路复杂环境下112m跨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获201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制作的“门式斜支架”、“空间三维精调定位装置”、“新型钢板桩”等7项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李树敬不仅自己是一名“创新达人”,而且辐射影响了一大批技术人员成长为专业技术人才。几年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李树敬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在云桂铁路项目部期间,无论在项目部,还是施工一线,经常能够看到他和年轻技术人员悉心交流、解答疑惑的情景。在他的指导下,年轻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对施工难题进行总结,2011年,该项目部技术人员获奖科技论文14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中有5位同志被公司评为优秀学员。
2012年,在长岛跨海大桥项目部期间,李树敬带领技术人员积极探索,重点培养了移动模架制梁、挂篮制梁和深水钢围堰等工序的技术员,现在,他们都已成长为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他的带领下,2012年,该项目部技术人员10篇科技论文获奖,获省优秀“QC”质量管理成果1项;2013年,获QC成果1项,工法2项,科技成果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为发挥劳模在企业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2015年3月20日,“李树敬技术创新工作室”在穗莞深项目部揭牌成立。这是中铁十四局集团首个以职工名字命名的技术创新工作室,成为一线职工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和试验田。(陈迎霞 何其芳)
任路光:风电楷模 | 2011-01-15 |
锐意进取的领航人 | 2011-01-15 |
创新:打造国内一流路面专业化施工企业 | 2011-01-15 |
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标兵:周洪成同志先进事迹 | 2011-01-15 |
“草根达人”高森登上全国最高领奖台 | 2011-01-15 |
打造“中国高速集团”,进军世界500强 | 2011-01-15 |
用智慧和责任浇筑梦想大厦 | 2011-01-15 |
陶振山劳模创新工作室:梦想有多大 舞台就... | 2011-01-15 |
何伟:创新实干的带头人 | 2011-01-15 |
魏华 | 201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