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牛克乾张志刚杨根:在这片净土历练身心
//www.workercn.cn2016-07-05来源: 人民法院报
分享到:更多

  张志刚

  享受援藏 快乐援藏

  在西藏高级法院院内一隅,停放着一辆8人座长安小面包车,他的主人是援藏干部、西藏高院立案一庭副庭长张志刚。

  “这是我花3万块钱买的二手车,来一趟西藏不容易,想到处走走看看。”张志刚说,“愿望挺好,三年里跑出去的机会不多,就是在拉萨附近看了看。”

  “西藏路况不好,开这个车安全吗?”记者问。

  “没问题,这车油门踩到底也就20迈。”张志刚笑呵呵地说。

  和张志刚交谈的一个多小时,听不到一句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不满意。“援藏对个人事业发展是一次挑战,对人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享受援藏,快乐援藏,对选择援藏终生不悔。”

  张志刚说,西藏高院党组对援藏干部“厚爱三分、高看一眼”,关怀无微不至;藏汉同事“一家亲”,相交以诚,相处和谐。干事创业的氛围促使他想为西藏做点什么。

  为了尽快帮助提高西藏法官的司法能力,张志刚在同事们的协助下,开展了全区三级法院立案法官的业务培训工作,并以此为抓手,规范立案实体审查和立案流程。

  2014年到2015年7月,西藏法院举办了几期立案信访法官培训班,张志刚从最高人民法院请来资深法官授课,面对面解答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为了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张志刚要求,每次培训前,每个中级法院要提出5个问题,每个基层法院要提出3个问题。每节培训课后连着开一个小型座谈会,提问题,讲案例,以教促学,学以致用。

  “下级法院要求举办司法实务培训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但一直没有渠道和平台。立案培训形成制度后,法官们对这种面授机宜的方法很欢迎。”西藏高院立案一庭法官黄英告诉记者,2015年5月1日后,全国法院实施立案登记制,西藏三级法院的立案工作运行顺畅,当场立案率超过了90%,人民群众很满意。“张庭抓的这

  次业务培训恰逢其时。”

  请专家授课的同时,张志刚还多次到自治区法官学院讲课,并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从此以后,他的手机常响,内网QQ常亮,对下级法院法官们的请示和咨询,张志刚不分节假日,有问必答。为此,同事们给他加了一个头衔:全区三级法院立案庭长。

  案少事多人少是西藏法院的普遍现象。2015年下半年,由于人员调整和干警抽调驻村维稳等原因,立案一庭只有三人在岗。张志刚主动承担了立案登记、案件录入、接待当事人等需三四人完成的工作。

  “张庭长经常白加黑、五加二地干,以办公室为家是常态。尽管事务繁忙,遇到当事人咨询立案,不管多累,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解释。立与不立,都会给一个明确的说法。”立案一庭副庭长刘海霞和张志刚同在一个办公室,对他踏实的工作作风很了解。

  在她的印象里,性格平和的张志刚却有两次情绪反常。一次是对一名案件代理人“变脸”,一次是为儿子租房焦虑。

  “那次‘变脸’是我回办公室拿东西偶然撞上的。”刘海霞看到,张志刚站在办公桌前,瞪大了双眼看着这名代理人,一脸严肃,气氛尴尬。“他为案子的事来找过几次,张庭每次都笑脸相迎,这次怎么了,不是他的风格啊。”

  “你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再不拿回去,该立的案不给你立!”刘海霞看到桌上一个厚厚的信封,大概明白了张志刚发火的原因。

  “张庭为人坦荡,人前人后一个样,这点让我们很佩服。”刘海霞说。

  “都说张庭快乐,其实操心的事儿真不少。”刘海霞说,张志刚一家三口,三地分居,爱人在河南老家工作,孩子在北京上初中,自己租房居住,舅舅帮着照顾。最近,张志刚儿子的房东提出来要卖房,让两天之内搬出去。“北京的房子不好找,张庭这几天很焦虑,来回往北京和河南打长途。张庭这个当爹的,不容易!”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