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雷永刚:用爱和青春浇灌边疆山里的“小花”
//www.workercn.cn2016-09-08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为爱坚守 用青春浇灌边疆山里的“小花”

——记绥芬河市阜宁镇北寒小学教师雷永刚

  阜宁镇北寒村位于边境城市绥芬河的西北角。村子隔条道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飞速建设、熙熙攘攘的园区相比,村子显得既老旧又有些落寞。然而,不管外面变化多大,城市发展多快,农村条件多艰苦,在北寒村惟一一所小学北寒小学教师雷永刚眼里,这里都是他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了的牵挂。简陋的校舍里,一方三尺讲台是他教书育人的大舞台,为了班里的23个山里娃,为了农村教育的美好未来,他扎根农村,用自己的青春、知识和无尽的爱,浇灌着这一朵朵山里的“小花”。

  新学期刚开学,算上学前班一共有不到200个孩子、11名教职工的北寒小学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雷永刚班级里的孩子刚刚升入四年级。走进简单而又整洁的教室,孩子们脸上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围在老师身边,问长问短,恨不得把一个假期的事都讲给这位像爸爸一样亲近的班主任来听。

  今年,是雷永刚在北寒小学教学的第七个年头,加上之前在克东县农村支教的6年,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雷永刚已经默默的走过了13个年头。有人说他傻,有人笑他一根筋,这农村条件多艰苦,在这耗着能有啥出息。可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双双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再回想自己作为农村学生一路坎坷的求学历程,雷永刚就下定决心,“农村孩子上学不易,既然来了,就要当好园丁,教好这些山里娃。”

  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经历都奉献给了学生们。北寒小学是绥芬河市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学校,不论冬夏,雷永刚总是天一亮就出发,在学校一待就是一整天,无论上完课多累,他课下总会和学生们一起聊天,一起游戏,一起劳动,尽量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和戒备心理。晚上,雷永刚总是看着孩子们都离开了教室后再伴着万家灯火下班回家。

  在新生黄宇轩的眼里,雷老师不仅是可敬的老师,还是可爱的朋友,更是可亲的家人。去年上半年,原本在外地读三年级的黄宇轩,因父母去新疆打工,一下子成了留守儿童,被爷爷奶奶接到北寒村一起生活。因为对父母的思念,对新环境的陌生,小宇轩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雷永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他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绩,他从情感交流入手,经常找宇轩聊天,利用休息时间到家里家访,利用个人业余时间上门辅导功课,多找机会鼓励小宇轩,让他尽快适应环境、重拾自信。渐渐地,小宇轩从一心想念父母的痛苦漩涡中挣扎出来,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与神采,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看到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掉队,雷永刚别提有多欣慰了。这样的事,在雷永刚执教生涯中不胜枚举,13年间,他始终在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最初“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誓言。

  无悔的支教历程,如今结出了累累硕果。13年的乡村教师生涯,让雷永刚从刚毕业时的帅小伙熬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回忆起大学刚毕业时自己毅然决然走进农村支教,雷永刚仍然初心不改。也是这一次无悔的支教历程,让他与乡村教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更让他13年间播撒下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2004年,刚出校门的雷永刚,带着憧憬与希望,抱着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决心,参加了2004年黑龙江省第一批村村大学生计划,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被分到了克东县偏远的农村小学——兴隆小学。全校一共不到40名学生,5位教师,他任四年级班主任,全班一共13名学生。校内没有宿舍,他每天只能靠骑摩托车奔波于学校和家之间,夏天还好,可是到了冬季,骑行20多里路衣服早已被冻透,日久天长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支教工作很清苦、寂寞,在外发展的同学多次劝他放弃这份工作。但是,每当想起领导的关怀,同事们的鼓励,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回想起学生把自家煮好的玉米送到面前,手捧贺卡送来新年祝福的那份感动…… 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默默告诉自己,山里娃也是祖国的花朵,我愿做他们的园丁!

  这就是北寒小学乡村教师雷永刚,多年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守,让他做的每一件事都饱含着“惜生如子、爱生如命”的拳拳之情,用他无悔的青春浇灌着边疆山里的“小花”。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