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魏文斌:业精于“专”(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0-13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专业之专

  “专”,是专业之“专”。

  高考填志愿时,魏文斌填报的学校要么是医学院,要么是师范院校。医生,治病救人;教师,传道授业,这两个职业都是他那时的梦想。

  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进入同仁医院后,魏文斌赴法国进修一年。回国后,他攻读了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如今,身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他说:“现在,我当年的两个愿望都得到了实现。”

  在学生周金琼眼中,魏老师带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说得少,做得多。他这套以身作则的教学方法,重在让学生在观察中看出行医的门道。

  除了行医技术,魏文斌还特别要求学生一定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大医精诚,切不可太势力、太功利。

  患者,因病痛求助医生;医生,因使命和职责,为患者提供治愈、帮助或者安慰等专业性很强、非一般意义的服务。医生与患者,本是陌路人,却因为天职,因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渴求,坐在了面对面,构筑了人世间最奇特的人际关系。

  周金琼说,“老师常告诫我们,病人是医生的教材,也是医生的老师。做一个医生,首先你要对病人好。”

  对于医院的进修生,魏文斌也有叮咛——

  “要用心做任何事情,包括重复的事情。不要以为看门诊的病人都是一样的,不要以为每天翻看病例只是例行公事,每个病人都不同,每次诊疗都应该有新的体会。一个病人,他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可能我记不住,但是他的眼底特点我看一眼就会印在脑子里。”

  2002年,王聪刚刚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找工作面试时,中午在同仁医院的四层走廊里碰到了魏文斌,“你是来面试的?吃饭了吗?”没有半点生疏,也没有半点客套,这让一位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倍感温暖。

  魏文斌之所以这样言传身教、不辞辛苦,因为他也曾是学生,同仁医院的前辈那时就是这样呕心沥血,砥砺他前行的。

  他的恩师——青光眼专家刘磊教授,在身体极度不适的情况下,从早上到下午一直陪着他做手术,晚上回家后消化道出血。身为学生的魏文斌心疼老师,老师却说:“我要是说了,你手术怎么做呢?我不能把你放下啊。”

  他的恩师——94岁的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傅守静教授,在1986年的中秋节,邀请在北京举目无亲的魏文斌去她家里包饺子,这对于一位年轻的医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他的恩师——已经辞世的眼科权威王光璐教授,在1994年他去法国进修时,百忙中托人带给他100美金,那句写在便条上的话——“我也出过国,这点钱应急用”,魏文斌终生难忘。那时,魏文斌几乎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兑换了,也只有130美金,那是一份雪中送炭的情谊。

  他的恩师——已经辞世的著名保健医生张淑芳教授,曾经扒开人群,“蛙泳”过挤满了患者的狭长过道,目的就是喊学生来看一个很特殊的病例。

  医学路上,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良师躬亲示范、指点迷津,魏文斌才能迅速成长。薪火相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所有财富都应该像这样辈辈传承。

  专情之专

  “专”,是专情之“专”。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小时候生活贫困,大学期间曾得到朋友的资助,并依靠奖学金完成学业。当我看到来自农村、来自贫困地区的患者,带着借来的钱,千里迢迢找到同仁医院、找到我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魏文斌说。

  眼科会诊中心护士长袁晓凤,一直在魏文斌身边工作,见证了他从普通医生到专家的成长经历——

  “他中午从来不吃饭,都是到下午两点才吃,我们给他放盒酸奶,或者放块巧克力。他说吃完饭就困了,给病人看病提不起精神。很多病人都把魏主任这当成最后一站。时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攥着魏文斌的名字慕名就医。然而自从有了加号,分诊台上除了高高摞起的病历本,还时常冒出复诊病人送来的小米、土豆等各地土特产。”

  学生刘月明跟随魏文斌进行脉络膜黑色素瘤相关的研究,这类病人病情在眼科来说比较特殊,魏文斌嘱咐学生要把电话留给他们,有问题病人才能第一时间联系到你——

  “一些偏远地区的患者时间观念与我们不同,他们认为天亮了就是一天的开始,所以会早晨5时就给我打电话询问病情,我有些情绪。魏主任说,他们有问题不找你怎么办,千里迢迢每个问题都要来一次北京吗?做医生时间越长,这种事就会越多,要不把我手机放你那一天你看看。不要有怨气,他们才是你真正的老师。”

  学生邵蕾记得,作家宗璞找魏老师看病,门诊或手术室,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告诉学生们要用尊称和敬语。有坐着轮椅找他看病的患者,他很自然地帮助患者家属抬病人,帮忙把轮椅的脚踏板放好。每位坐在裂隙灯显微镜前接受眼部检查的患者,他都是先调整好仪器的高度让患者坐舒服再检查。“魏老师对人和善,几乎不批评学生,只有学生在门诊对病人态度不好时会批评。”

  2007年,刘月明做总住院医生,还同时做着课题,一周下来积攒了不少问题,但在医院没见到老师。“我等不及了,问题写了一整页,打电话问他。他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之后我把这当成常规,每周打电话请教一次。”

  有一天,刘月明正在上班,岳母打来电话说岳父出车祸去世了。由于妻子在国外,从此以后,他每天下班都会直奔天津去陪伴痛苦中的岳母。但更不幸的是,一周后身在天津的刘月明又接到了家人电话,父亲因心梗去世了,他又连夜赶回北京。

  “下班是两位母亲的眼泪,上班是没完没了的急诊手术,一日我下夜班正在郊区的老家陪母亲,院门一响,来客人了,真没想到竟然是吃力架着双拐的魏老师,师娘在一旁陪伴。老师说,我来看看你和你妈妈。”

  原来,魏文斌在去四川出差途中股骨骨折,刘月明第一次给他打电话请教问题时,是他刚“全麻”手术清醒后不久。在人生最低最低的境地,刘月明坦言,支撑自己的,一直是魏老师。

  社会中,魏文斌身兼数职,忙得“昏天暗地”,但内心仍会闲拥一杯流光,哪怕只有半小时。

  办公桌上摊开的,是一本2016年红楼梦日历,时间停留在5月4日,贵州。

  桌边文件的最上面,是一位小朋友寄来的贺卡:祝魏伯伯新春快乐!

  手机相册里有他的摄影作品:一个白色水杯、一片涟漪散开的水域、一棵果实青涩的橘子树、一朵凝然不动的云、一角被花叶点缀的天空、一辆停靠的自行车……都很安静。

  不曾在年轻时发力狂奔,不会懂得那份安静意味着什么。

  采访结束了。望着魏文斌疾步离开的背影,我立于茫茫人海中,端详着这个世界的美。(李琭璐)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