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赵炯:21年坚持守望“120”
//www.workercn.cn2017-05-15来源: 劳动报
分享到:更多

  巧借外力“解救”阁楼老人

  与医院相比,院前急救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安全送达医院?时时刻刻考验着急救人员的应变能力。

  赵炯负责本市普陀、静安等区域的急救工作,高龄老人较多,加上很多患者所住的区域均为多层老公房、甚至老式民居,给急救工作带来不少难题,但每一次,在工作中喜欢动脑筋的赵炯总能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有一次,赵炯接到任务,去南京西路接诊一位摔伤的骨折老人,但是当救护车开到弄堂口,他们全都目瞪口呆:那是一间旧式的弄堂住宅,而老人住在3楼的小阁楼里。在老式房子里住过的人都知道,木质楼梯又窄又陡,正常人上下都不容易,更何况要将一位90公斤重、无法站立行走的老人搬运下来?难度非常大。将老人从楼顶抬出来?但阁楼周围屋顶随时可能塌陷,这一方案也不可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患者不能等!赵医生果断拨打119请求支援,并制定了周密方案:为尽快救出患者,只得将楼梯扶手锯掉,用绳索将患者从三楼悬降到一楼。最终,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努力,当老人被安全地抬到担架床上时,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为了工作与生病女儿擦肩而过

  21年来,赵炯和她的同事们遇到过最重的患者、爬过最高的楼梯、碰到过各种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一切,她和搭档都想方设法一一克服了,“最大的挑战是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

  有一次,当赵炯团队将一位病人送到某家三甲医院时,医院里病人爆满,连走廊上都找不到一张空着的病床。尽管当时赵炯已接到任务,急着要接诊下一车患者,也只能耐心等待病床空出来再离开。

  当他们终于赶到下一位在路边摔倒的老太身边时,耳边充斥的全都是家属和围观群众的谩骂和指责,甚至推搡。面对这些,赵炯顾不上解释一句,赶紧蹲下身,迅速将老人的下肢固定好,与急救员一起将老人抬上急救车送往医院。“其实,我们心里也很委屈,很多问题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可是如果一味与家属争执,就会耽误抢救时间,所以我们宁可选择沉默,把委屈往肚子里咽。”

  除了一肚子的委屈,让赵炯难以释怀的,还有对家人的那一份愧疚。

  那天,年幼的女儿突然发高烧,独自在家带孩子的母亲急得手足无措,连忙打电话给赵炯:“宝宝发高热了,都有些抽搐了,神志不清,怎么办呀?”正在医院的赵炯连忙安慰母亲:“不要急,赶快把她抱过来看看。”

  没想到,几分钟后,他们却接到了新的任务。就在急诊室门口,正在工作的赵炯遇到了焦急赶来的母亲,看着发高烧的女儿,她多想停下脚步抱抱女儿,多想为女儿量量体温、喂一口水啊!但任务在身,她只能简单交代了两句,抱歉地让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去看病,自己却坚持在原地,心里一遍遍说着“对不起”。

  她告诉记者:“干我们这一行的,有任务就要奔赴一线,特别是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我却常常因为任务在身无法陪伴他们,偶尔轮到除夕夜休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上一顿年夜饭,已经很开心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