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口述实录:“这里是发挥职工聪明才智的舞台”
//www.workercn.cn2013-11-14 11:38:4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首钢,记者参观了卫建平创新工作室、王文华焊接大师创新工作室。郑章石结合实际,介绍了这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运行情况:企业在生产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技术问题,这就成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主攻目标。比如说,水钢公司轧钢厂杨燕创新工作室,他们针对高线吐丝机前夹送辊原设计中的工艺和设备问题进行攻关,这个室的成员陈立明摸索总结出“夹送辊最佳操作法”,推广应用后,彻底解决了水冷线堆钢、成品盘卷尾部乱卷、压痕过重造成废品的问题,保证生产顺行和产品质量,年创经济效益10余万元。

    再比如,矿业公司水厂铁矿赵新民创新工作室每周要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对课题攻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制定解决方案。每周全体成员参加小组学习活动,由技术骨干进行授课。每月28日前,赵新民提出下月研究课题、汇报当月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去年,他们从矿车电控系统、液压系统、设备信息化三方面入手,设立了11项攻关课题。经过全室人员共同努力,最终攻克了130吨电动轮矿车大箱斗防冻的技术课题,极大地提高了矿车运输效益。

    此外,秦涛数控创新工作室瞄准前沿技术,扩大数控加工范围,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普通机床干不了的产品,变成干得了干得好。厂里有一种德国进口破碎机,上面有一套轴向轴承的圆弧球面,普通车床加工不了,只能靠进口。秦涛带领创新工作室人员,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所以说,这里是发挥职工聪明才智的舞台。

    近年来,首钢248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无论是在创新成果方面,还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郑章石谈起这些如数家珍:这些年来, 我们首钢职工创新工作室共完成攻关课题1097项;取得科研成果638项,其中获得专利授权116项;获得全国科技成果奖17项,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奖26项,获得首钢科技成果奖83项;创出各种最佳操作、管理、服务法200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共取得经济效益63866万元;培养技能人才445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4人,北京市技术能手20人,首钢技术能手27人。

    从北京市第一个命名的卫建平创新工作室成立,到目前创新工作室在首钢的星罗棋布,作为职工技术创新的一种新型载体,创新工作室越来越受到首钢职工欢迎和企业高度重视。

    郑章石最后谈了自己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看法和认识:首钢职工创新工作室之所以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工作室顺应了科技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企业发展和职工成长成才的需要,实现了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最大结合。

    创新工作室实现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创新工作室把技术优势及时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了引人瞩目的“蝴蝶效应”,它是建立在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之上的。创新与生产、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职工在具体实践当中的突破和应用,降低了开发成本与创新风险。

    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企业传统培训的方法。使职工的学习行为由被动培训、被动学习,转到根据创新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创新工作室以劳动模范、技术尖子为领军人物,根据创新项目、技改项目、攻克难题等组织团队学习,通过交流研讨,让参与者自觉地融入团队学习中,做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实现知识共享。

    创新工作室为充分发挥职工聪明才智搭建了舞台。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满足了职工对创新的需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同时体现了企业对职工需求的尊重,对职工价值的认可,也实现了在合理分工下个人才智的最大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形成的这种良性机制还同时推动了企业民主管理向更高层次的提升。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