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工运探讨:构建服务职工体系的内涵、属性和路径
//www.workercn.cn2014-02-01 00:00:0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舒文雯 观点

  按照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求不仅分层次而且依次递进发展。服务职工体系正是针对职工不同层次而构建的,具体包括:基本的困难职工帮扶等救助措施……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是在继承优良传统、适应全新形势、整合各方资源、回应职工关切情况下创新工会工作的有力举措,是工会主动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宽广视野拓展和履行维护职能的积极作为。

  科学界定构建服务职工体系的基本内涵

  从工作内容来看,服务职工体系包括救助、维权、服务三个层次。按照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求不仅分层次而且依次递进发展。服务职工体系正是针对职工不同层次而构建的,具体包括:基本的困难职工帮扶等救助措施,即通过改善低收入职工家庭生活,保障他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维护职工基本的政治、经济权益,即参与职工利益相关的工资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制定,深化厂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为职工提供政策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代理诉讼等形式的援助,调解劳动纠纷,促进职工体面劳动;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心理关怀、后勤保障、家政服务、职工书屋、文化娱乐等多项服务措施,是满足职工精神性、发展性需求,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工作方式来看,可以探索可分类、可组合、可叠加、可联动、可进出的“五可”运作方式。一是可分类。根据职工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差异性,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多类型的服务项目。二是可组合。对特定的职工进行组合服务,推出服务套餐,使其在生活、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得到相应满足。三是可叠加。通过实施救助服务后,职工的困难或问题仍未缓解或解决,可采取叠加服务的方式,实施“应帮即帮”。四是可联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与社会、民间公益性组织的联手互动作用,形成资源、信息效率联动的优势,使服务更有效。五是可进出。在服务职工特别是帮扶救助困难职工过程中,严格、规范、动态管理,做到“应进即进、应出须出”。

  从工作基础来看,服务职工体系是工会服务职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长期以来,各级工会广泛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一年四季的常态化帮扶服务,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服务职工品牌活动。

  深入分析构建服务职工体系的属性特点

  1.整体性。服务职工体系是在整合完善现有各项体系、制度的基础上,对整个涉及服务职工工作进行管理和运行的系统机制,宏观上既包括顶层设计,微观上也包括实施细则。它以平台支撑(服务站点建设)为载体,以项目提供(服务内容)为主线,以资金管理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

  2.普惠性。服务职工体系面向广大职工,根据困难职工、农民工、青年职工、知识分子等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把经常性服务与项目式、订单式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和社会机构合作,探索运用工会服务卡等形式,积极为职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立体化服务,努力使服务工作覆盖到全体职工群众。

  3.开放性。从外部关系看,服务职工体系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服务职工体系不仅是工会组织自觉承担一部分从政府转移出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措施,也是工会自己向社会购买服务、发挥工会组织特长优势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举措。它需要工会组织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形成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工会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工作格局。

  4.协调性。从内部关系看,服务职工体系是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劳动就业培训、职工收入分配、法律救助维权、劳动安全卫生、职工后勤保障、文化精神服务、职工互助保障等各项工作的无缝衔接。体系致力于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满意度,它需要工会内部建立一个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成立一个推进服务职工体系构建的领导小组。

  积极探索构建服务职工体系的新路径

  当前,工会服务职工方面还存在分类指导不够,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有效的多元供给机制尚未形成,内部绩效评估和监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抓服务分类。对于公共性比较强的服务产品如困难群体帮扶、权益保障服务及信息服务等,应秉持普适性、均等化原则,由基层工会组织向所有职工会员无偿提供;对于私人性比较强的服务产品如生产帮扶服务、日常家政服务等,一般应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通过购买服务由市场有偿或低偿供给;对于那些既具有消费的私人特性,又具有公共品特性的准公共服务产品如卫生保健服务、康复护理服务等,应更多地实行多元化供给方式,把无偿、低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如文化宫、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应向所有职工免费开放和使用。

  2.抓资源整合。加强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衔接,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与工会整合互补的服务运行机制。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工会服务职工体系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协助党委政府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解决好职工家庭的基本生活、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使广大职工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明确工会承接政府购买的服务和工会向社会购买服务的范围与受益对象,敞开服务大门,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绩效。

  3.抓产业开发。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适应职工队伍新变化,大力发展职工服务业。服务职工不仅可以直接提供各种无偿的普惠性公益服务,而且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工会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职工服务业,同时鼓励支持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以多种方式进入职工服务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