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以“131”做学生多元成长的“营养师”
幸福的教育,是一份“唤醒”的行动。“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优质的教育重在“选择”,给学生提供多样发展的可能。巴蜀中学以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唤醒学生的激情和潜能,积极构建具有巴蜀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张扬个性、挖掘潜能。
学校一班人认为,校本课程是一种“以校为本”,为了学校特色化建设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师生共同研发的“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个性化课程,不断丰富着学生全面成长的内涵。
中学阶段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当的负担是必要的,学校要减的,并不是学生此阶段应承担的压力,而是超越这个阶段承受能力的过重的“担子”。
减负该怎么入手?学校认为,心理减负是当前学生减负的第一要务。育人者要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只有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巴蜀提出并践行的“善、雅、志”的育人理念,其中“志”,就是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
减负的质量如何保证?巴蜀中学通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和有效布置作业的问题。精选作业内容,分层次布置适量作业。同时,学校定期以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课业情况,并把调查结果及时公布,对确实存在负担过重问题的班级或学科限时整改。另外,不公布学生成绩也是作为缓解学生压力的一个重要措施。考试频繁也成为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因素。巴蜀不随意增加课时和考试次数,且成绩不排名次,仅以等级A、B、C的形式呈现,作为学生隐私不在家长会和其他公共场合公布,这一举措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减负后,怎样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们终身受益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学校新的研究课题。按照立足校本、追求生本、校本与生本相融相生的策略,形成了“131”校本课程体系。其中,“1”是一门校本口语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3”是校本体艺课程,分音乐特长、美术特长、体育特长三个维度,要求学生从中任选一门感兴趣的技能,培养终身受用的体艺素养;最后一个“1”是校本成长教程,内容是科技常识、创新思维、财商知识等,以专家讲座、创新思维训练等方式进行。
“131”校本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在促进教师的多元化发展。譬如学校享誉全国的财商教育课、食品安全课程,既要贴近时势,也要利于学生消化理解,这迫使教师主动研发校本课程,拓宽视野,提高教授新课程的业务水平。
幸福的教育,是一股智慧的力量,完美地呈现在巴蜀中学的活力课堂。学生愿学、乐学的高效课堂,已成为巴蜀中学课堂教学的常态。“新课改实施以来,不少课堂为了彻底扭转教师‘满堂灌’局面,把整堂课都让给学生,课堂秩序混乱不说,学生也没有科学系统地掌握好知识。”校党委书记张勇说,究其原因就在于老师没有把握好将课堂还给学生的“度”。这种“度”,彰显出的是一所学校课堂改革到底是流于形式的走马观花,还是注重课堂实效用心办教育的智慧与格调。巴蜀中学一直积极探寻“度”的黄金分割点。
为把握这个度,学校改变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同时让老师仍然当课堂的“主导者”,以“启发式”的教学,保证学生学到科学系统的知识。学校每堂课的授课方式并不固定,但都会采取“三段式”,即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自学,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要求教师解决学生收集的问题,并师生互动;通过布置精练的作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校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设了巴蜀大讲坛,举办成功人生系列讲座,先后延请了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院士、巴蜀校友张焕乔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世界著名新儒学代表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著名财商教育家汤小明、著名教育家叶澜、著名作家莫怀戚、著名百家讲坛主持人于丹教授、纪连海、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张延明、重庆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叶贵本教授、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教授等参与讲坛,以他们的成功人生经历、学术创造等,引领全校师生精神思想,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注入了优秀的元素,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巴蜀大讲坛的水平可谓全国顶尖。
漫步在巴蜀中学校园内,你可以充分感受到选修课带来的新鲜活力和迷人魅力:击剑场上,学生戴着护具、拿着重剑和外聘教练学习基础的步伐和攻击动作;瑜伽教室,伴着舒缓的音乐,学子将自己的身体完全与大自然融合;跆拳道训练室,学生们一招一式地打出每一个动作,攻守兼备,展现出巴蜀学子“威武之师”的形象;财富与财商课堂,有政治教师的理论讲解,有阅读了有关经济学书籍后的学生交流,有外聘教师、北大研究生、证券分析师的精彩案例分析,有学生走进解放碑朝天门市场实地调查学习的身影,课堂上不时传出欢笑声、惊叹声和掌声……在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演讲席上,有巴蜀国际人的声音;在尼泊尔、肯尼亚,有巴蜀国际学子辛勤劳动的背影;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等一流学府,有他们刻苦攻读暑期课程的身影;在荷兰世界机器人大赛上,有国际班学生收获团体季军的喜悦。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论专家李森认为,巴蜀中学独具特色的“131”课程体系,是结合重庆发展、当前学生具体情况而精心设计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很完善。“校本必修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给学生全面成长做了最低的要求,而限定选修和自主选修还让他们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李森教授说,这套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发展、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会帮助学生打好成才基石,很值得推广。
学校希望,从巴蜀走出去的学生,不仅是事业成功的社会精英,更是一个有品位、会生活的幸福现代人。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了多元化的成长环境,让数以千计的巴蜀学子走出重庆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化人才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