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中国工会十六大以来工会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

李睿祎 廖枢权 吴斌
2018-10-19 14:40:56

  李睿祎 廖枢权 吴斌观点

  中国工会十六大以来的5年,各级工会在改革创新中阔步前行,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理论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为丰富党的工运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工会十六大以来的5年,各级工会在改革创新中阔步前行,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理论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为丰富党的工运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工运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推进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各级工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落实到工会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大学习研究阐释力度,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影响和指导作用的成果。全总有关方面编写了《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精神职工学习问答》等书籍。

  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深化了工运时代主题

  综观中国工会90多年、新中国成立近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工人运动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把实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确立的目标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

  工运主题的深化是伴随着党的奋斗目标不断变化而变化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23日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等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2013年,中国工会十六大提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围绕实现这一主题的路径和依靠力量的关系,各级工会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明确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其具体内容包括:工人阶级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作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充分发挥伟大创造力量、始终作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用劳动筑梦,以实干圆梦。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把握这一时代主题提供了有力抓手。各级工会加强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特征及作用的研究,提出劳模精神的内涵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劳动精神在理念认知上表现为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行为实践上表现为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工匠精神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等多个层次,体现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造一流的职业素养和精神。

  三、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拓展了工人阶级理论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为起草好改革方案,在充分考虑产业分工和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工会研究工作者对产业工人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我国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在第一产业的农场、林场,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与传统意义上在现代工厂、矿山、交通运输等企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产业工人有一定差别。对产业工人的地位作用进行了明确,指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明确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思路,即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提出了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目标,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提出了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围绕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探索新业态下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运用互联网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政策主张,为起草和制定改革方案理清了思路,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丰富了工人阶级的时代内涵。

  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级工会加大调研力度,总结形成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实施领航、素质、成长、凝心、暖心“五项工程”为载体、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湖南省资兴市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山东莱钢以“互联网+”激发新时代产业工人新动能等一批新鲜经验和理论成果,推动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四、维权和服务的基本职责:丰富了工会工作理论

  各级工会把竭诚为职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强化维权和服务工作作为理论研究重点。适应职工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围绕如何更好履行工会基本职责,将“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充实到基本职责之中,为工会维权工作提供法理、政策和制度保障;加强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劳动关系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着力分析劳动关系矛盾的表现、走势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三新”)发展趋势及对职工就业的影响, 提出维护新型就业、灵活就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对策建议;加强对自贸区劳动关系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特点等问题的研究,丰富了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理论。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