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工作不称心、不适宜,劳动者当然可以“用脚投票”。问题是,这种流动应该是规律使然,而非人为地“搅动”职场规则。
金秋时节,是一些职场老员工的“跳槽”旺季,属于正常流动。但据媒体报道,许多才入职三四个月的应届毕业生也纷纷加入其中,挤进招聘会,急着寻找下家。这种现象有些反常,应该问个为什么,设法合理破解。
从报道看,年轻员工“跳槽”的理由五花八门,大者如“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没有用武之地”“个人发展空间不够,看不到前景”、“薪资福利偏低,不符合预期”“工作难以胜任,压力太大”,小则有“公司离家太远”“领导脾气火爆、同事关系紧张”,“甚至连公司食堂饭菜难吃,写字楼里等电梯时间太久这样的小事都能让新员工满腹牢骚,动了‘跳槽’的心思。”
虽然理由种种,但分析起来,能够站得住脚的却不多。
“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这个问题在求职应聘时就应该充分了解和考虑到;“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工作刚刚入门,就谈发展空间,未免不切实际;“薪资福利偏低”——薪酬是与技能、资历挂钩的,新人入职期望过高不现实;“工作难以胜任”——恐怕只能说明你能力有限,不适合这个工作;至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基本属于年轻人的幼稚、娇惯或任性,与工作本身无关。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工作不称心、不适宜,劳动者当然可以“用脚投票”。问题是,这种流动应该是规律使然,而非人为地“搅动”职场规则。年轻员工在第一份工作还没有充分了解、尝试学习的情况下,就匆忙甚至频繁“跳槽”,显然与经济规律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当初的随性入职,是其后来频繁跳槽的重要因素。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初次求职时,对于自己的能力、适宜的工作往往缺乏客观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一方面是理想化的憧憬,另一方面又很“务实”地“普遍撒网”,海投简历,只要有公司录用,“拾到篮子就是菜”。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录用的企业或岗位与自己专业、能力或理想“不对路”,于是“跳槽”;不合适,再“跳槽”……如此折腾,不仅是用人单位人财物力的损失,也是求职者职业生涯的一种挫折。如果当初入职时明智点,慎重些,可以避免许多弯路。
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超过三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有离职经历,这个比例远高于前代人。“新新人类”之所以动辄扔掉工作,除了不称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自恃衣食无忧,才敢动辄“跳槽”。设想,假如失去了今天的这份工作就要饿肚子、住大街,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能构成跳槽的理由吗?他们还会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饭碗”吗?
入职不久即“跳槽”,并不代表求职能力强,反而可能给新雇主以目标不明确,工作不踏实的印象,对求职产生不利影响。频繁“跳槽”更不意味着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前述“跳槽”的种种“理由”,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完全可能再次遇到,莫非继续“跳槽”?即使今天家里有条件,但父母能养你一辈子吗?
市场有风险,“跳槽”须谨慎。年轻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