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新专业面前,请多一分冷静

2020-08-05 11:00:3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新闻: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需求的不断增加,新职业不断涌现,不少高校也纷纷开始设置新专业。近日,一项针对2000多名受访者的调查结果显示,9成的受访者看好新专业的发展,超过8成的受访高考生愿意选择新专业。

  点评:对于考生来说,是否选择新专业,需要多一分理性少一些盲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要遵循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自身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意识,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就属于自己的“热门”;与此同时,还要考虑真实的社会需求,新专业并不等于就是热门专业,如果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就可能出现人才培养规模超出社会需求的情况;此外,还要考虑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根据自身特点,发掘专业特色,还是为了搞噱头、追时髦匆匆上马,软硬件都不达标。

  考生是否选择新专业需要理性,高校开设新专业亦然。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新的领域、新的人才缺口总会出现,设立新专业应该是常态化的。但是,高校不能盲目跟风,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一个专业如何开设,需要在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教学资源配置,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切不可急功近利,只重眼下的办学进展,而轻专业长远发展。对于高职院校以及应用型大学来说,则要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紧跟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多关注社会对新专业的需求,为学生对接实践机会,把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总之,高校设置专业,最重要的是立足于教育和培养人的根本,多一分冷静,少一些浮躁。 (沙洲)

编辑:葛文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