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改革的路子 发挥工人文化宫更大的服务效能
在工人文化宫改革过程中,既引入了市场机制,又坚持了公益性服务性的方向,它表明,市场经济与坚守宗旨并不相互排斥,处理得当,还可以相得益彰;同时也告诉我们,工人文化宫无论怎样谋求出路,坚守宗旨,坚持本色都应该是始终如一的。
日前在青岛召开的“贯彻落实‘文保法’推进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传出信息,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工人文化宫清理整改和建设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人文化宫公益性服务性更加突出,并且,与2015年年底相比,全国工人文化宫资产总额增长31.79%,建筑面积增长49.87%,总收入增长46.61%,工人文化宫资产实现保值增值。(9月11日 《工人日报》)
了解工人文化宫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改革成果可谓来之不易。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衣食无忧”的各地工人文化宫经历了一次“生死”变革——经济上“断奶”,从拨款“养”事业到自负盈亏“找饭吃”;活动上“脱轨”,从“计划安排”到面向市场自谋出路“找生计”。这场变革伴随着经商大潮而来,“以商养人”“以商养文”几乎成了许多工人文化宫的不二选择。破墙开店、出租场地,乃至整体转让,或改造成商品市场,或改为娱乐中心,工人文化宫徒留一块招牌,普通职工群众甚至很难进入消费,有人为此慨叹:“‘工人’牌下无工人,文化宫里没文化”了。
在工会改革中,全总把工人文化宫整改工作纳入改革试点范围,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工会资产工作的制度文件,要求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收复失地”。特别是国家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总抓住契机,实施《关于推动工会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才有了前述成果。
但是,“收复失地”并不等于就解决了以往的所有困难和问题。山东胶州市总发现,收回文化宫,运营仍面临三个难题:一是资金不足,无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二是人员不专业,无法满足职工的个性化需求;三是人员紧缺,无法保障活动持续性开展。应该说,这些问题是有共性的,许多地方的工人文化宫都面临相似的困扰,亟待设法解决。
胶州市总的应对之策是,与当地一家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培训机构每年为文化宫提供价值30万元的文体服务,每年选派9个专业12名老师,为全市职工和寒暑假托管驿站职工子女提供960个课时免费服务,以此置换文化宫部分场地的使用权。试运行3个月以来,文化宫相继推出声乐、舞蹈、主持等12项课程,吸纳学员1200名,受到了职工们的欢迎。
文化宫有场地,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显然是浪费;专业人员有才能,如果没有“用武之地”也是一种浪费,二者通过市场化运作,彼此置换所需,是双赢选择,更重要的是,工人文化宫并没有因此失去公益性与服务性本色。正如胶州市总的同志所说:“通过场地置换,使培训机构将服务‘打包’搬进工人文化宫,没花一分钱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既解决了困扰文化宫多年的难题,缓解了经济压力,又为职工提供了精准化、专业化、持续性的公益文化服务。”
在工人文化宫改革过程中,既引入了市场机制,又坚持了公益性服务性的方向,它表明,市场经济与坚守宗旨并不相互排斥,处理得当,还可以相得益彰;同时也告诉我们,工人文化宫无论怎样谋求出路,坚守宗旨,坚持本色都应该是始终如一的。(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