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理论实践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工会构建多层次职工心理援助体系的建议

2020-11-02 07:34:57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观点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些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的心理援助工作,是工会落实保基本民生任务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关注几个重点。

  在巨大压力下,当个体的内心紧张情绪不断积蓄达到难以承载的水平时,原有的身心平衡状态将会被打破,出现思维和行为紊乱的心理应激反应。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些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的心理援助工作,是工会落实保基本民生任务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首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工会应密切关注职工的心理诉求动态。伴随疫情发展的高发期、下降期和消退期,职工的心理应激反应会经历恐慌期、防御期、适应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工会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应分阶段制订不同的干预内容和策略。在恐慌期和防御期,职工的消极情绪具有共发性和传染性,各级工会迅速响应,开展心理热线咨询、讲座、在线团体辅导等各类心理疏导工作,是广大职工抗疫的有力后盾。现阶段,职工的心理反应正逐步进入适应期和恢复期,工会应将抗疫的经验作为今后应对挑战的宝贵资源,建立起心理援助工作的长效机制。

  其次,工会要加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职工心理危机处理能力。公共危机事件对职工产生的潜在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职工的心理症状如不能得到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应激障碍,良好的心理危机处理能够有效帮助组织和职工共同应对危机。

  基于危机处理的心理援助整合模型指出,在危机时期, 政府、工会、企业各有分工。其中工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组织内部的危机预警与防控机制,可使用关键事件压力管理法为受影响的职工提供心理服务,一般包括危机前防范、事发中支持、危机干预、后续心理疏导与反馈四个阶段。具体可采用安全导向的几种模式解决危机:通过回避危机环境或事故现场减少对职工的刺激;帮助职工正确理解危机的意义;帮助职工建立对焦虑、恐惧等情绪的合理表达和正确认知;通过各种咨询、辅导技术,确定处理危机的具体解决方案;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为职工提供有效支持;将职工纳入危机解决方案中,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增强自我效能感;为几类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

  第三,构筑普惠式心理援助长效机制。工会工作应创新理念,构筑针对职工及其家庭的普惠式心理服务体系。可借鉴员工援助计划(EAP)中的工会模式,由工会组织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或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诊断、辅导、咨询、培训等一套系统、长期的心理支持项目,将心理援助纳入常态化工作,解决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

  工会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优势是针对性强,适应性好,及时有效性高。其服务模式和内容可以包含压力管理、心理健康、危机事件、职业生涯、婚姻家庭问题、亲子关系、健康生活方式等。工会可依托各级职工服务中心、工会服务站、职工之家等搭建多层级的心理服务体系。第一层,通过宣传和教育培训,向全体职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第二层,针对重点关注群体的具体问题提供及时精准的心理疏导和干预;第三层,将低保户、单亲家庭、因公因病死亡职工的家属、遭遇突发灾害等群体作为心理帮扶重点。

  第四,要充分利用“智慧工会”打造心理援助新平台。以“互联网+工会”和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智慧工会”是工会工作的新阵地。工会心理援助工作的方法应及时更新,匹配职工行为方式及习惯偏好的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打造职工心理服务的网络综合新平台。一是畅通职工心理诉求的网络表达渠道。通过在线调查,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岗位的职工进行心理需求动态摸底。二是依托“智慧工会”平台,设计职业压力、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等模块,开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咨询、心理帮扶等服务。三是利用网络数据优势,建立职工心理档案数据库。通过定期开放免费心理测评,追踪工会会员个性特征、心理健康水平、行为偏好、职业兴趣等特点,并提供针对性的筛查、咨询等指导服务。四是结合线下心理服务定期开展线上讲座、咨询、培训等,第一时间对职工心理诉求作出应答和反馈,切实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后,工会心理援助工作应注重职工心理资本增值。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复原力四种积极心理品质。

  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职工的心理重建应将“他助”转化为“自助”,工会心理援助工作要聚焦于培养职工的积极品质,采用积极、健康的心理干预内容和手段,帮助职工树立起探索工作和生活的梦想和勇气,挖掘自身潜能,当面对重大压力、逆境、创伤、危机时能够良好应对,并迅速复原。开发和提升职工的心理资本,是构建和谐家庭、组织、企业和社会的基础,有助于让职工培养起现实而灵活的乐观精神。

  (刘曦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编辑:李方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理论实践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