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时评:护士数量缘何存在巨大缺口
本网评论员 赵昂
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护士节,今年5月12日还是我国《护士条例》施行六周年的日子。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上月底发布的《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截止2012年年底,我国目前有包括助理医师在内的执业医师共计261万人,但注册护士只有249万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医护比应为1:2,而我国目前平均一个医生摊不上一个护士,仅广东一个省,护士缺口高达18万人。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年底,在综合医院,包括助理医师在内的执业医师总数为103万人,注册护士为138万人,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医师近101万人,但注册护士只有52万人。作为守护百姓健康的第一道“关卡”,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缺口却更为严重。而即便是这249万注册护士中,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学历为中专和高中以下的占44%,接近一半的注册护士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而恰恰因为护士数量存在巨大缺口,催生了护工市场且促使其扩张。通常来说,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对病人的医学护理,也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等,但由于人员紧缺,许多护士工作仅局限于打针输液、测量血压等医学范畴,对于病人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只能依靠并不专业的家人或护工来进行。俗话说,看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依靠护工来取代编制内护士本该从事的工作,不仅最终影响了病人的康复,也为家属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开支。
之所以会出现护士数量如此巨大的缺口,一方面是因为传统中医中并无护士一职,导致西医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曾经对护士一职缺乏重视,“重医轻护”,导致护士培养体系和人员数量“先天不足”。要知道,2012年已经是我国医护比最合理的一年了,在1978年时,我国医护比为2.4:1,两个医生都分不到一个护士,在1949年时则高达近12:1,全国当时只有3万多名护士。
时至今日,护士数量的增速依然难以满足正常的医护比和群众的健康需求。而对于医院而言,明知缺护士却不愿招录护士,实则亦有难言之隐。医院的人员编制是有限的,多招一名医生可以为医院创收,但护士却不仅不能带来收入,反而要增加护理开支。公立医院多为差额拨款单位,部分医院经费不足,自然挤压护士的编制和人力成本来增聘医生以创收,维持最低限度的护士以保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
正因如此,人手不足、分身无术的护士们只能在护工们无法从事的医学护理中发挥作用,且工作压力巨大。加之目前护士的职业晋升通道有限,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注册护士中,拥有中等及中等以上职称者只有25.8%,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仅占1.8%,更有42.7%的护士连助理职称都没有。超负荷工作、薪酬和社会地位不佳、职业前景不明朗,不仅造成护校的报考者数量下降,护士人才储备不足,并且离职者也在增多,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尽管各级卫生部门已经竭尽全力增加护士力量,医护比倒挂的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扭转,但目前护士数量和质量依然难以尽如人意。破解这一困局,依然有赖于有关部门尽快改善护士待遇,建立起与医生职业体系类似的护士职业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护士数量。最关键的是,有关方面应当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拨款投入,使公立医院摆脱经营目的回归公益属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护士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