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并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协调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改革举措,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中,我们惊喜得看到,人民群众的感受这一曾经模糊的概念已经除去了羞涩的面纱,浮出水面,渐渐成为衡量改革发展的重要度量。
这并不是“关注人民群众切实感受”的首次亮相,近几年来,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改革,已经开始从方方面面越来越多地关注着人民群众的感受。
一是更多“安全感”和“公平正义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对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安全”和“公平正义”既是对国家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人民群众生存权力和尊严的有力保障。
二是更多“幸福感”。2014年 3月7日,习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听到大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言,总书记表示:“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而幸福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直接反映。
此外,提高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金等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政策表明,我国的改革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感受。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改革成果的享受者。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有了真正的体验和分享,才会以更大的热情来期待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如今,改革已经不再拘泥于冷冰冰的单纯性数字的呈现形式,而是加入了更多的人民群众温情的感受。人们用亲身体验的,最自然的感受,诉说着改革中一点一滴的惊喜和步伐稳健的前进。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感受也成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最直接、最淳朴的度量衡。
改革一直在路上。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5年两会即将开幕,人民群众对新的一年有着新的企盼。对于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和更加细致深化的改革力度,我们始终充满信心和期待。
中工时评:让更多职工感受法律的温暖和力量 2008-11-14 |
中工时评:必须唱响“劳动光荣”的社会主旋律 2011-01-26 |
中工时评:工资集体协商瓶颈如何突破? 2011-03-16 |
中工时评:广大职工群众因何真心实意拥护党... 2011-06-29 |
中工时评: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须从用心服务... 2013-08-20 |
中工时评:工人阶级大爱在互助中延伸 2013-09-23 |
中工时评:工会源头参与“有为”更“有位” 2013-10-11 |
历史新起点·中国工会五年发展系列评论 2013-10-17 |
工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成... 2015-01-08 |
一周看点:2008,见证公民精神的成长 2009-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