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目前,“区域协同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湖北日报》报道,经过羊年首个交易日盘整后,2月26日,“一带一路”概念股带动大盘蓝筹股集体发力,A股强劲反弹,其中沪指涨幅超过2%。(据2月27日《湖北日报》消息)
据了解,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这是中央深化扩大对外开放和统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布局和重大举措,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谋划和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对于不少地方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的利好消息。在今年各地的“两会”上,“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行了破题,主动谋划、力争有为成为各省份对“一带一路”的共同态度。
但是,在利好的消息面前,也必须明确:“区域协同发展”是部“协奏曲”。各地只有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突破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打通地区间的“断头路”、“瓶颈路”,明确自身在“一带一路”等区域化、“一体化”战略中的角色和定位,才能真正有助于扎实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再者,之所以说“区域协同发展”是一部“协奏曲”,是因为“区域协同发展”不是政府及相关部门搞“独奏”。“区域协同发展”的一大关键是要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这实际上是要求各地要积极推动企业和民间层面的合作与互联互通,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社会参与度,拓展社会参与面,真正为区域发展凝心聚力。
当然,推动区域化、“一体化”并非意味着“吃大锅饭”以及脱离地区实际的“齐步走”,“区域协同发展”的本质是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优化资源配置。这就要求各地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上下功夫,在竞争中协同,在协同中竞争,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使劲。
说到底,各地各区域应该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全国一盘棋,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突出自身特色,扬长补短,优势互补,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展现自己,在加强区域合作中提升自己,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
新棋局蕴含新机遇、新责任,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举措,“区域协同发展”难以落实落地,“利好消息”只能沦为一些地方、行业领域的兴奋剂,而不是区域发展的助推剂。
中工时评:努力使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保障功... 2011-01-30 |
中工时评:工资集体协商瓶颈如何突破? 2011-03-16 |
中工时评:保障房如何走出困局? 2011-05-16 |
中工时评:技能比赛的衍生效应更值得重视 2012-12-31 |
中工时评:工会源头参与“有为”更“有位” 2013-10-11 |
中工时评:是什么让企业和职工站在一起? 2013-10-14 |
历史新起点·中国工会五年发展系列评论 2013-10-17 |
中工时评:为职工就业服务,工会可为 2013-11-11 |
中工时评:保护职工职业健康势在必行 2014-05-26 |
中工时评:点燃职工创新热情 实现“中国梦” 2014-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