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留守儿童之死背后的社会之痛
杨召奎
//www.workercn.cn2015-06-12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6月9日晚,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疑似在家中服农药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村民介绍,4名儿童是亲兄妹,最小仅5岁,最大的13岁。1个月前辍学在家,仅有的食物就是父亲去年种的玉米和几块腊肉。

  6月11日,针对“4留守儿童疑似在家中喝农药自杀”一事,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区委宣传部对媒体确认:经调查,初步排除他杀,基本确定系服用农药死亡。

  4个弱小的生命就此仓促地画上了句号,令人惋惜,但这并非个案。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悲剧故事并不少见。5月4日,四川省江油市白庙村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露露(化名)喝农药自杀,因中毒太深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1月20日,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9岁的留守儿童小林(化名)自缢身亡。

  这些留守儿童的故事令人心痛,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的不幸,也是他们家庭的不幸,更是社会的不幸。

  留守儿童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4年,在此后的10余年间,虽然留守儿童群体已经大规模地出现,但并未引起更多的关注,转折点出现在2004年。从2004年到2013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聚焦“三农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得到重视,相关研究和报道大幅度增加。

  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2013年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21.88%.也就是说,平均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农村留守儿童。与2005年相比,留守儿童增加了20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湖南、贵州等劳务输出大省。

  如果说,留守儿童自杀现象只是极端情况,那么,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出现或轻或重的自卑、焦虑、暴躁等心理问题,却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普遍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最新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九大突出问题,包括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比例较高,比非留守儿童高7.9%;学业表现较差、学习兴趣不足;社会支持较弱、情感缺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易受不良团伙影响等。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6000多万留守儿童中,还有200万名独居儿童。此外,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反映自己有自杀倾向。

  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关爱。保护好儿童,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底线要求。“儿童利益优先”原则也被写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但反观这4个孩子的父母和当地政府,他们有没有把孩子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呢?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这4个孩子的父母怎能长时间弃他们于不顾?生计再艰难,也不能完全逃避父母应该履行的监管义务。

  当地政府在救助留守儿童方面是否存在失职问题更需要追问。2012年,毕节市曾宣布对全市范围内留守儿童进行逐一排查,设立留守儿童专项救助基金,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市、县(区)财政每年拿出经费约6000万元用于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不禁要问,说好的一对一帮扶、6000万元经费,都去哪儿了?

  说到底,留守儿童问题之所以这么严重,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多悲剧,是因为认识不够、重视不够,是因为我们心里还没有“儿童优先”的理念。如果解决了认识问题,如果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尽职尽责,即使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也经常打电话关心自己的孩子;如果政府相关人员能真心实意地去帮助留守儿童,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给贫困的留守儿童资金补助,我们相信,有关留守儿童的悲剧就会大大减少。

  当然,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在于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途径有二: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使留守儿童能够与父母团聚;二是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使更多留守儿童能够在父母身边生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