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给环卫工发高跟鞋,这种 “爱心”不献也罢
赵剑影
//www.workercn.cn2017-01-1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河南郑州市二七区的环卫工每人收到一双鞋,且不论男女,一律是女士高跟鞋。拿到鞋子后环卫工顿时都傻了眼。原来这是爱心人士捐赠给环卫工的鞋子。对此,环卫工所在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说,鞋子发放后有不少工友反映类似问题,公司已经与鞋城的商户联系,可以为大家调换鞋码。

  不论男女都收到女士高跟鞋,这不仅没让环卫工感受到冬季的温暖,反而让人啼笑皆非。捐赠不是施舍,更不是库存处理。给环卫工献爱心,不考虑他们的需求,只是走走形式,只会凉了环卫工的心。如此献爱心太粗心,不献也罢。

  媒体介入后,环卫公司表示,此事与公司无关,只怪爱心人士捐赠不当。果真如此么?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头一遭。去年1月,陕西一家公司去西安市莲湖区大兴新区献爱心慰问环卫工,给每位环卫工发米面油,有工人意外发现大米过期了。对此,一位负责人承认:“是我们自己弄错了,和献爱心的公司没有关系。”还有一些环卫公司把过期的矿泉水当福利发放给环卫工,也有领导慰问环卫工时给每人发300元红包,领导走后红包即被收回。如此闹剧,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无论是爱心人士捐赠也好,单位自行组织慰问也罢,环卫公司即使并无主观恶意,也应做好把关和细节控制,在出事后就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并非明智之举。

  也有人认为,环卫工能收到捐赠已经很不错了,不应再挑三拣四。从送温暖和送爱心活动的初衷来说,出发点都是为了关爱、尊重环卫工,如果在落实上走了样,其初衷非但不会达成,往往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环卫工感受不到捐赠的善意,怎么能实现捐赠活动的目的?

  出现如此闹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送温暖的人没把“温暖”当回事儿,不重视环卫工的基本权益,欠缺最基本的尊重意识,他们打着爱心之名,将接受领导慰问和发放物品视为是对环卫工的一种“施舍”。而实际上,在一些企业看来,“送”本身就是福利,职工就只能默默被动接受来自“老板”的分配,有就不错了,多寡、好坏,不容你挑拣。

  这源于管理者对于劳动者权利的蔑视,以及自恃为管理者的优越感。

  如果一个企业连最基本的尊重劳动者都做不到,那无视其权益的闹剧就不会得到根本性的遏制。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