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好看”让两会更透明更接地气更显自信
张世光
//www.workercn.cn2017-03-15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都出现了二维码。有了二维码,报告就更“好看”了,就“看起来更方便”了。

  而两会越来越“好看”,渐成一种新常态。

  细数一下近些年来两会的“好看”变化——往前推两三年,除了多场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之外,“团组开放日”“部长通道”渐成常态,地方和中央部委主要官员面对记者提问,就车子、房子、票子、孩子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给予直接回应。

  还有,每年两会提供给代表审议的“国民经济和计划情况”等国家账本,会配套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通俗解释,这让许多没有经济、审计等知识背景的代表更容易看明白国家的钱上一年花在哪里了、今年打算怎么花。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今年两会的“好看”有了更多的新意。而形式上的变化,透出一些实质变化——“好看”让两会更加透明,更接地气,更显示自信。

  先说“好看”让两会更加透明。两会是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的会议,所有涉及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事件都是在这个会议上讨论、确定下来。透明是两会的题中应有之意,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对国家的发展“说道说道”,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有的义务。

  各种直播软件的介入,还有H5、VR等呈现方式,让人们有了从多种路径围观两会的可能。而这些互联网时代新兴的表达方式,不以高端深奥、逻辑缜密为特点,而以通俗易懂、引人注意为目标。互联网传播之下,在阳光之下晒成就,在目光之中说不足,这能督促、鞭策各种重大决策经得起群众的品评,受得住历史的考验,能推动各方按规矩办事。

  再说“好看”让两会更接地气。看过三份报告上的二维码内容后会发现,这三个“互联网+报告”作品并非是由有关部门制作的,而是由知名都市类媒体、互联网公司制作的。这其中不难看出官方追求亲民化表达,渴望与群众对接的意图。

  当然,表达方法只是形式。在“互联网+”这个讲究“干货”“一句话”读懂的环境里,要想得到吃瓜群众的点赞,就必须有过硬的内容,且与绝大多数人利益相关,这其实会倒逼每一项重大决策在设计之初,就必须高度重视群众的获得感。

  有新闻报道说,为了让自己的话语更有代表性,有的代表委员在两会前通过朋友圈晒出自己的上会建议、提案,这正是代表委员拉近与普通百姓间距离的一种努力。

  最后,“好看”的两会更显示我们的自信。环保部长对于眼下做不到“改天换地”的坦诚,交通部长面对限号这一措施的“无奈”,教育部长对于短期内禁绝校园欺凌的表态……两会上一些“不完美”的信息不时出现,这展现出一种不惧怕问题的信心。相信“不完美”出现之后,会有着越来越多的方法、政策的出台,以及一年又一年小步快走的成果。

  “互联网+”时代,两会越来越“好看”。“好看”的两会,会让人更加看好。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