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清华大学校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安徽省一所中学8名学生过线弃报“清北”一事,这最终经核实人数有所出入(原有的口径混淆了招生代码不同本校和医学部),但8名同学中,确有人真正裸分过线,但为了心仪的专业,选择了其它院校。因为,过线分数不多的话,在提档线较高的院校没有选专业的优势。
现实中,一年考上多少个“清北”,已经成为许多中学所标榜业绩,也是重要的招生广告,甚至于一线城市的名牌中学也不能免俗。即便已经有多地教育部门对公布高考成绩的做法叫停,但仍然有各种录取人数版本在网上流传,真假难辨。问题是,“清北”、“C9”这些顶尖院校都是综合性大学,专业门类众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给高中母校添了“政绩”,却不得不稀里糊涂地牺牲掉自己适宜的专业。
很多考生之所以会有“先学校后专业”的误区,除却学校、家长以及考生自身的“名校情结”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很多老师和家长对于高考志愿的选择还停留在“毕业分配”年代,即“好学校更有可能对应好工作”。殊不知当年高校多为专业类高校,选择高校的同时已经完成职业选择。而今高校多为综合类,同一院校内各专业水平不一,就业渠道已经变成双向选择,读研渠道更加丰富,很多用人单位的学历门槛也不再是本科。相对应的是,跨专业考研比跨院校难度大了许多,一些专业天然存在壁垒,职业也有专业准入限制,比如临床医学研究生只招收同专业的本科生。这就意味着,高考报名过于看重名校忽视专业,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择业遗憾。
“清北热”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教育部门从来没有为高等院校排过名次。不同院校之间,只是在发展方向,专业领域,建设模式上有不同侧重,也要充分竞争,各地高招过程中逐渐将本科批次合一,正是此意。
尽管这所中学“弃报清北”一事的具体人数有所出入,但社会舆论却予以一定宽容,并对考生选择多数表示肯定。这恰恰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中阶段教育的成果,不是学生中有多少人考上“清北”“C9”“985”,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喜好特长所在,从而选择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由此选择适宜自己的高等教育模式。目前教育部门正在推广的高中走读、高考选科制,也正是此意。
不论进入“985”还是普通院校,不论就读于本科教育还是高职高专教育,绝大部分高考生,最终都将成为职场一员。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比选择院校更重要。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