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能力较弱,关键部件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未能跨越,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掣肘,也直接导致整个产业链深陷低端化、山寨化的困境。认清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大势,在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不仅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据4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伴随着巨大的产业浪潮,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态势看似一片大好,“未来人类将向机器人讨饭”“中国已经领先全球”等声音不少。但事实上,机器人大潮暗藏不少伪命题和“虚火”。
机器人被视作引领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之一。尤其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工成本上升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包括制造业、医疗行业在内的诸多行业对代替人工服务的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机器人企业雨后春笋般快速涌现,全国已有数十个机器人产业园建成落地。
但是,机器人行业发展的“虚火”也随之而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忧浮现。企业注册数量众多,但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少之又少;机器人产品种类繁多,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极为罕见;新的市场主体加速涌现,但有不少“打酱油”的掺杂其中;小作坊类的粗糙项目一拥而上,引起市场恶性竞争等。
去除行业“虚火”已经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要知道,整体来看,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却不是机器人制造强国,同样也未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产业创新能力较弱、大而不强,关键部件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未能跨越,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掣肘,也直接导致整个产业链深陷低端化、山寨化的困境,很多国产机器人产品只能以组装和山寨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缺少竞争优势。例如,从专利数据看,我国机器人企业专利数在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专利总量中只是个零头。
不容乐观的是,一些机器人企业短期逐利心态明显,一味热衷于销量竞赛,盲目跟风,走低端组装路线,投向市场的产品充其量只能算是“机器人玩具”。如此发展下去,整个行业只能在低端产业链徘徊,在核心技术能力和关键零部件领域长期受制于人。
这些深层次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同其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国内机器人企业应破除急功近利的心态,稳扎稳打,集聚研发力量,加强产品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拓宽科技成果的转化途径,同时找准市场痛点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国产机器人各项性能指标,形成差异化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国产机器人“大而不强”局面,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进行竞争,实现行业发展质的飞跃。
毫无疑问,智能制造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要实现智能化和服务化,通过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推动高精密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被机器人行业的某些伪命题迷惑。尽管机器人的“大脑越来越聪明”,胜任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在自动生产线上的诸多优势自不必待言,如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改善工人劳动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但除了简单机械的流水线操作和重复性劳动,以船舶焊接、飞机装配为代表的精细化、高难度的工作,目前机器人仍然无法胜任,这些岗位始终需要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离不开工业机器人普及和应用,但这绝非是用机器人取代人类。研究证明,人脑的能力还远远不是机器所能替代的。当然,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升同样不可或缺。机器人和人类并非互相博弈的对立关系。未来,新一代机器人要适应环境、与人合作,走向“人机共融”。
认清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大势,警惕行业繁荣下的“虚火”,在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这不仅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