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新闻观察:“发票腐败”背后是报销制度有漏洞
//www.workercn.cn2014-05-1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小小一张发票,写明的是消费金额、时间、地点和单位,然而很多时候,明明白白的消费背后是不明不白的公款私用现象。虚假发票的横行,为少数人侵吞国家资产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海南儋州原市委常委、秘书长权晓辉将公款报销作为敛财手段,其在儋州市任职4年多,公款消费报销404多万元。(见5月14日《东方早报》)

  尽管权晓辉在4年之间用发票套现公款404多万元,的确是超乎想象。但对发票潜藏的猫腻,公众其实并不陌生。无论是一些地方车站随处可见的发票兜售者的身影,还是手机上不时收到的买卖发票的垃圾短信,都在昭示发票产业链“异常红火”。

  早在几年前,审计部门就曾披露某些中央部门报销的发票中有近两成是假发票,这些假发票把本该用在工作上的钱款变成了单位的账外“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甚至是个人贪污或行贿。从这个角度来看,假发票泛滥助长了贪腐行为,至少给套现公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既然如此,管住发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为此不少人提出,不仅要追究假发票使用人的责任,也应追究假发票出售人的责任等,这些无疑都是必要的。

  不过,当“巧立名目”、“化整为零”、“空手套白狼”成了惯例,面对发票腐败的种种新花样,期望通过管住发票买卖来杜绝腐败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为,发票上的腐败,根子还在发票背后的更大“乾坤”。

  事实上,发票之所以能成套现公款,甚至成敛财贪腐的手段,与其说是发票没管好,毋宁说更多是公款报销制度以及财务监管有漏洞,给假发票泛滥提供了机会。

  其实,治理假发票腐败,国外早有成例。比如,芬兰一位高官曾因公务餐多点了一道鹅肝而“被下台”。在俄罗斯,想要公款报销,先要在请客之前填写一张“请客计划”,详细汇报一下去哪儿吃,吃什么,大概的价格是多少,请客的目的是什么,之后再由领导签字;吃完饭后,要保留饭店提供的发票,发票上需标明吃了哪些菜,喝了哪些汤,每个菜的价格是多少;还要报告请客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请客目的。

  个中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想通过公款报账,发票所含的信息要足够丰富,只写明消费金额、时间、地点和单位,还远远不够,公款报销制度不能见了发票就给钱,而必须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交代清楚。

  如此看来,要治理发票上的腐败,管住发票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强完善公款报销制度,杜绝财务制度中存在的漏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