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0日逝世,享年67岁。新华社发表悼文表示:世间再无“扫地僧”。
“一点素心,三分侠气”,这位喜欢武侠小说的大家去年4月意外走红,时隔不到一年却不幸逝世,尚不到古稀之年,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布鞋院士”走了,坊间津津乐道他的布鞋、他的善饮以及不拘小节等。其实,这只是其人生花絮而已。
李小文之所以倍受好评,在于他低调。低调背后,见证了一个科学家的坚守与本分。诚如他的一名同学盛赞:“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李小文的不凡在于,身为中国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成就“20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但他并不以之自矜,而是选择随性、本色的生活。
同样是学者,有的为利益代言,有的出入官商之家,还有的打法律擦边球,过度消费乃至透支自己的声誉。时任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感叹,一些学者被市场经济异化为经济的机器,甚至堕落为经济动物或者科学的骗子。“当学者被异化,危害的不仅仅是学术和学术共同体内部,而且会毒害整个社会”。公众深深地期待,世间多一些像李小文这样的院士该多好。
李小文在教学上有一套。他从来不反对学生的意见,哪怕是特别幼稚的想法,他也会让学生试一试。他“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他认为“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诸如此类,是不是值得那些过于精明的为师者参照?
笔者找到他的博客发现,李小文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兴趣广泛、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比如他关心上海踩踏事件,认为应及时做社会心理调查,“越快越可靠,久了,空间上和记忆中,都会淡化”;他看《万历首辅张居正》,感叹“讲改革之难,也算比较深刻的”。难怪有网友在博客上留言:“竹椅布履,真名士风流;嬉笑怒骂,皆春秋笔法。”
蔡元培有句名言,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将这种观点延伸下去,要有良好的教育,首先离不了像李小文这样的老师吧?向李小文致敬,并不是非要像他那样穿布鞋,而是像他那样有学问、有风骨,像他那么不庸俗、不贪婪,像他那么正直、真诚。
编外谈:今天,你写高考作文了吗? 2010-06-11 |
“烟草减害” 2011-12-13 |
微言快语 2012-06-01 |
2012关键词评点(上) 2012-12-25 |
李晓亮:“山西伤童案”告破,真相大白了吗? 2013-09-05 |
苗德岁:让“黑暗中的烛光”普照 2014-07-15 |
李晓鹏:“布鞋院士”辞世,安静的学术有多美 2015-01-12 |
检察日报:院士“童子军化”非中国科技之福 2009-09-02 |
一周看点:不能以牺牲休假权益来保发展 2009-02-15 |
检察日报:院士“童子军化”非中国科技之福 2009-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