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时隔整整30天,在2014年的倒数第二天,南京审计学院的王茜再次打开手机。一个多月以前,大三的她在学校的官方微信上看到了一条特殊的“志愿者征集令”:“据调查,年轻人平均刷屏时间为6分钟一次。手机似乎成了我们挂在身边的一个器官……有没有想过,作为数字原住民的你,做一回数字难民,体验一回一个月不用手机的生活?”王茜忍不住想要试一下。(见1月14日《中国青年报》)
由南京审计学院校长晏维龙提起倡议和发起的“一个月不用手机活动”,意图在于让参与者体会“逃离手机”后的真实感受,收集分析不同志愿者的不同心态,并得出一个相对科学的“结论”。这一活动极大地触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让参与者有了切身的感受和深刻思考,活动的效果可圈可点。
现代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开展,有其脉络和规律。这位大学校长发起的“逃离手机试验”,揭示了现代教育的部分规律,值得教育工作者品读借鉴。
首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恰当与否,决定着教育的效果。“逃离手机”活动的指向,在于引导学生“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如果仅就大学生“珍惜时间和青春”而言,还有“一万种”教育内容可选,可以从“不睡懒觉”的角度,可以从“不打游戏”、“少上网”的角度,还可以以耳熟能详的先进典型来激励大学生,等等。但比较起来,“逃离手机活动”更受学生欢迎,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和影响也更为深刻、持久。设计的得当是重要原因。
其次,这一活动注重参与者的个体切身参与。“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尝”。让大学生不浪费时间和生命,不过度在手机上耗费大把的时间,亲身参与之后的体会更深,引起的触动更强,效果会更好。一位大学生参与者在活动后,用足足11页信纸中表达了自己在“沉静”中对于读书、优秀、校园风气、师生互动等的思考。另一位大学生在“逃离手机”30天期限后,深有感触,“离开手机的这一个月,至少给了我机会,去发现更好的世界。”
多数大学生成为“低头族”,如何教育和引导?一种方式是强硬的禁止或说教。而“逃离手机活动”则是一次“没有说教”的教育,是一次让大学生自愿纠正不良习惯的教育。
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很多,面对的受教育对象大多十分活跃、个性突出。一些老方式、老办法往往是失灵的。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种教育能力的“忧患意识”,主动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从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中能挑选到一颗可以触动学生的“珍珠”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比学生看得深、想得远的能力,也有不为浮华社会表象所迷惑的能力。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者有理由成为警醒者、瞭望者以及有所作为的引导者。
邵农夫:为中学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叫好 2010-12-03 |
销毁手机学生就规矩啦? 2011-05-23 |
激情过后需理性 2012-07-20 |
2012关键词评点(上) 2012-12-25 |
龙敏飞:治一治智能手机成瘾 2013-10-18 |
快评论 2013-12-12 |
杜海涛:低头刷屏与抬头看路 2014-06-20 |
中国青年报:听过很多道理,还是改不了刷微博 2014-08-21 |
林 琳:国产手机也蛮好 2014-09-02 |
话题圆桌:移动乱收费——话费不能移动着收 2010-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