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有视觉的没心灵,有心灵的没票房,没口碑的能赚钱,获过奖的市场不待见,有价值的卖不上价钱
随着《速度与激情7》、《左耳》、《何以笙萧默》、《闯入者》、《念念》等影片在今年五一档的热映,商业片和文艺片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的景象再次凸显。
在这场富于戏剧性的票房之争中,国产片集体被《速7》碾压,而两部文艺范的影片《闯入者》、《念念》又整体被几部华语商业电影碾压的现象,如同上演了一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的舞台悲喜剧,而导演王小帅“致我的观众”的悲情告白又将这出舞台剧推向了高潮。
如今的电影市场颇有点像球迷看球,底下观众的热议甚至比台上的演出更精彩,在庞大的观众及影评人中,幸灾乐祸的有之,拍手称快的有之,恼怒谴责的有之。在笔者看来,这一现象之所以引起关注和热议,是因为更有品质的电影在当下无法赢得市场,更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和尊重,与国人正常的行为准则、伦理纲常和思维逻辑相斥。这令一些致力于将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为至上追求的导演们想不通,他们不甘心被活跃在电影领域的那些没文化的土豪们击败,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抛出一些在观众看来略显寂寞的“高冷”之作,以表明他们对当下的观众和商业院线还抱有希望、存有信心。
但市场总是无情的,小众的文艺电影总是难以与更为大众的商业电影抗衡。对此有人直言:那些商业影院根本就不是艺术电影去的地方;艺术电影又追求艺术、又要获奖还要赚到钱,哪有样样都想占的?检验电影成功的标准不是赚到钱;没赚到钱不意味着失败等等,这些言论之外的潜台词是,声誉、艺术、赚钱只能选一样,想要艺术就别想着赚钱,想赚钱就别想艺术。这似乎正印证了当下电影市场的诡异逻辑:有视觉的没心灵,有心灵的没票房,没口碑的能赚钱,获过奖的市场不待见,有价值的卖不上价钱。
可是,让人纳闷的是国内的电影生态为何让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两个概念截然对立,好像商业元素发达的电影就要拒绝艺术,而艺术考究的电影就不被商业所容。
这种两极分化、平衡能力的缺失正是当下国内电影市场的短板。目前我们的电影人始终在艺术和商业之间进行无休止的拔河,有的电影过于娱乐化、商业化,有的又太过“文艺”,传播力不足。尽管电影市场要多样化、多类型、多品种才能实现文化平衡,但如果商业类电影只满足特效视觉,娱乐类电影只负责感官娱乐,其他能带给观众感动和回味的都交给艺术电影去完成,那我们的电影文化也未免过于单一和干瘪了。看过好电影的人都知道,一部优质的影片在具备商业元素的同时也一定是艺术的,除了在题材创意、叙事结构、艺术表现力等外在形式上打动观众以外,在电影内在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核上总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强大的心理驱动力。像华人导演李安拍摄的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既在艺术上获得世界肯定,又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由此可见,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并非二元对立、冰炭不容。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没有商业支撑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但片面追求商业和娱乐也是昙花一现的。从本质上说,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是互相缠绕、不可分割的整体,所谓的“商业”和“技术”,最终都是通过“艺术”来体现的,如果彼此割裂,商业就不会成功,技术也不会被欣赏。
文化言论:中国电影,和文化精神无关? 2010-05-21 |
中青报:电影分级关涉公民权利 2009-02-27 |
资本统领下,谁为电影的“思想”埋单 2011-01-26 |
彭 侃:电影“小片”怎样活下去 2013-03-21 |
众 奕:莫轻言票房与主流价值对立 2014-03-11 |
肖 鹰:“导演郭敬明”是国产片“小丑当家... 2014-07-22 |
文化言论:票房过亿,值得炫耀吗? 2014-08-25 |
中青报:电影分级关涉公民权利 2009-02-27 |
文化言论:儿童电影,就只剩动画片与综艺节... 2015-03-23 |
文化言论:国产电影的文化逃避与平庸之恶 2015-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