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行路难(李法明 漫画)
近日,东北大学宣布,今年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计划招收150名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该招生计划由东北大学事先预留,不占学校在各省公布的普通类统招计划。今年,不唯东北大学,多所重点高校都出台一系列优惠招生政策吸引农村学子。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早在去年教育部就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合理安排分省计划,并向农村考生数量多、升学压力大的省份倾斜。
上大学,跳农门,一直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捷径。但在上大学成本居高不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双重冲击下,不少已然步入大学校园的农村学子,对上大学产生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苦涩;而一些农村家长尽一切力量供孩子读书的热情开始减退。这种尴尬逆转的背后,有多少意味深长的因素值得人们关注与深思?
不可否认,近年来农村孩子上大学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而毕业后的“期望收益”则变得越来越小,这就导致一些农村家长和学子产生“上大学究竟值不值”的困惑。
昂贵的求学成本、毕业了也不意味着就能获得一份好工作,这份沉重与无奈引出了一个尖锐的疑问: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尽管多数农家子弟从小就被灌输了“不上学就没有出息”的思想,坚信只有靠读书才能真正改变命运,但如今,许多农家子弟并没有靠上大学这条捷径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农家子弟大学毕业进城后,不仅不能给家庭带来经济收益,还要向家里伸手要钱买房子,更给“败家子”的说法提供了事实依据。
在上学贵和就业难的现实压力下,不少农村学生的教育投入与产出之比,至少在毕业后的初期是失衡的。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购买力”向来不如城市家庭,有关部门在酝酿高校收费改革时,首先应看看占“中国大多数”的农村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使收费改革尽可能地与多数百姓承受能力接轨;其次,要反思现行高教体制的不足。
现在不少学子虽手握一张大学文凭,但所学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相距甚远。因此,今后高校应在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上下工夫,使包括农村学生在内的所有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时候,都能具备足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农村父母的“血汗钱”花得物有所值。
当然,对目前上学贵就业难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农村家长和孩子切莫仅仅因为眼前的就业难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而应该把眼光放远点。毕竟“就业寒冬”只会是暂时,而孩子们学习的黄金期却是一去不复返的。
话题圆桌:“躲猫猫”网络走红之后谁来收场? 2009-02-19 |
话题圆桌:高考作文是检验公民教育的文化路径 2009-06-10 |
协管“失足” 2012-06-28 |
高校特招不是招特权 2014-06-10 |
话题圆桌:是群众“不明真相”还是有人隐瞒... 2009-07-29 |
熊丙奇:如何变现“全科教师”的好处? 2015-09-09 |
美丽的坚守,不该孤独绽放 2015-09-11 |
复旦革新无须异地测试 2016-04-12 |
话题圆桌:接待群众来访不是为了完成上级的... 2009-04-17 |
话题圆桌:十差干部评选先天不足 2009-02-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