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有媒体报道,安徽六安市苏埠中学的近40名学生今年4月份“应邀”到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参加了一场自主招生“考试”,十几天后竟莫名其妙地被录取,且不能再参加今年的高考。(5月7日安徽商报)
自主招生本是利于考生、利于学校的事情,但好事办成了坏事,主要原因是学校在执行自主招生政策时走了样。一是宣传走了样。明明是自主招生考试,却故意不明说,硬说是“邀请同学们到学校参观旅游”;本该重点强调的新政“已被我院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不但没有重点告知,还写在考生信息表下方不太起眼的位置,有故意隐瞒欺骗之嫌。二是考试走了样。本是严肃的选拔考试,但据参加了“考试”的同学说,监考人员基本上是学院学生,考试题目不会做,监考人员会主动帮忙解答,以致参加“考试”的学生都觉得不好意思。“这种考试太随便了”,至于面试、专业技能、潜能测试之类的环节更是不见踪影。
走样的自主招生只会让职业教育自毁长城。本来,自主招生是今年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由最先在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中试点扩大到大部分职业院校,有的省份甚至扩大到了所有高职高专学校。但是,从上面案例可看出,“自主招生”也是一把双刃剑。舞得好,有利于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有利于招收到技能潜质好、综合素质高的专门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舞得不好,轻则影响职业教育形象,重则自毁好不容易迎来的职业教育“春天”。因此,舞好自主招生这把剑,既要大胆试点,又要严格实施,做好顶层设计,规范管理。
目前高等教育生源步入低谷,尤其高职教育面临生源危机,于是有的学校把自主招生当作缓解招生压力的救命稻草,降低门槛,减少程序,不管是坑蒙拐骗还是别的什么手段,先把学生弄进门再说。把自主招生看作是放任自由招生,只会自砸高职教育的饭碗,最终陷入混乱的生源买卖抢夺大战。笔者认为,高职自主招生不应该定位于缓解招生压力,而在于招收那些技能潜质好、综合素质高的特殊人才。因此,为满足多样化人才需求,实行多元评价办法,不同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招生标准和考试考核办法,招收到最适合本校专业的特殊人才,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自主招生是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遗憾的是一些职业院校往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要走出这样的怪圈,既要落实放权的责任,也要落实监管的责任,两者齐头并进,既防止放权不到位,又要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对于自主招生中出现的违规问题,应该严肃处理,除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外,还应取消违规学校自主招生的资格,以便切实维护考生利益。
梁江涛:“大学生采煤班”挖出“信心之金” 2011-04-06 |
易国祥:善意的疏忽与智慧的善举 2012-02-17 |
赵婀娜:别让教育遭遇“信任危机” 2012-05-04 |
秦书华:幼儿教育,应如呼吸般自然 2012-06-04 |
网声 2013-03-21 |
肖 纯:贬抑考生是北大的什么理念 2013-07-24 |
话题圆桌:“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改革突围... 2009-08-31 |
博导诱奸,不算犯罪? 2014-07-14 |
科教时评:“特招”能破咒“寒门难出贵子”吗 2015-05-08 |
“特招”能破咒“寒门难出贵子”吗 2015-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