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中国梦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金备
//www.workercn.cn2016-05-09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数控程序编程员、高级技师鲁宏勋,1981年高考落榜后进入技校学习。两年后,他成为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的一名工人。1990年,26岁的他作为唯一一名工人,与总工程师、总工艺师等高级专家一起站在了领奖台上。这一年,他被原航空航天工业部记一等功。他明白了技术钻研与创新不是无用功,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当工人反而发挥了我的特长。”(5月6日《工人日报》)

  鲁宏勋,来自河南的大国工匠,2000年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2002年获“中华技能大奖”。他在工作中成绩突出,他所在的班组也人才济济,2004年11月,“鲁宏勋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岗”,2006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1年,人社部批复成立了以鲁宏勋为代表的“鲁宏勋技能大师工作室”。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对人才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工人可以是让人学习的优秀劳动者,但不是人才,企业人才应是有学历的科技或管理干部。于是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工人“人才”被权威部门认定后,对人才的关爱就要表现在改变“工人身份”上。从工人圈里走出高级别的劳动精英会提拔到管理干部的岗位,以便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显示对劳模的关爱。

  从经济决定政治的角度说,对工人“人才”的否定和企业长期以来的分配习惯有关。很多企业分配仍沿袭着旧习惯,工人就是工人,就算表现突出也不能和干部相提并论。国有企业是技工成长的摇篮,但分配制度比较死,劳动报酬要以级别和身份来确定,致使国企一度成为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猎取”有本事技工的地方。而当管理干部,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工资收入,都会比当工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工人队伍虽出“人才”,但工人“人才”又会“转行”,以便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经济发展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对人才的认知。尤其是对企业产品质量,仅靠管理来确保质量还不行,还需要有工匠精神的技工队伍,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国家早已出台对技工人才的认定政策,规定工人技师享受同级工程技术干部待遇。针对高技能蓝领人才,政府也给予特殊津贴,以此引导企业加大对蓝领人才分配的倾斜。

  从促进企业发展角度来说,工会推行“首席员工制”和建立类如大工匠工作室的“劳模工作室”,就是希望推动企业分配创新,让“金蓝领”有真的含金量。

  清人龚自珍的诗里有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讲的就是要依靠人才去破旧立新,不应只局限在一个框子里。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人才理应包括出类拔萃的技工。

  社会对人才需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经济决定政治的社会生活中,企业分配需要创新,要敢于破格,培育自己的大工匠,促进工匠精神在职工队伍中形成,让工人人才不用“改换门庭”照样荣耀,让蓝领技工领军人物的收入堪比金领,形成技工发挥出自己技能特长的企业文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