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63万人。若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然而,根据《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显示,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102人。为啥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缺口巨大,却招不来人?(9月8日《工人日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人才的紧缺日益凸显。为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过去10多年,许多高职专科院校办学招生。然而遍地开花的院校却多招生遇冷,此外,由于劳动强度高、工资水平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因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科班毕业生在一线养老护理岗位上的流失率高居不下,甚至超过七成。养老护理行业专业人才招不来留不住,这是社会的尴尬。
如何打破养老护理人才短缺瓶颈?对此相关专家表示,“提高待遇、增加收入是建设一支高质量养老护理人员队伍的重要保障”。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尴尬局面,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人才瓶颈,应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利用激励政策来刺激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老年医学、护理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
解决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短板,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一方面民政部门应积极拿出措施,助推养老机构的良性发展,力争缓解养老机构现存的瓶颈问题。再者充分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同时大力倡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对接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力量,建立起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群体,使养老护理员队伍不断壮大、基本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