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广州某招聘会上,有服装企业开出6500元月薪,依然应者寥寥。近年来,类似新闻已成阶梯式规律:从3000元逐级攀登到6500元,换来的是民众一声惊叹,这么高的工资都招不到人啦?对比自己的收入,感受可谓五味杂陈。
不少有经验的基层工人发出质疑:这个收入是正常月薪还是包括加班工资?而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如果按照制衣车间常见的两班倒,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没有休息日,要拿到6500元的确不难,可那是“透支人生”。于是,他们情愿去考个证书,选择收入不高的职业,都不愿做“苦力”。
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几十年来的人口红利释放。今天这个红利是不是走到了尽头,是经济学家们讨论最激烈的议题之一。其中,关于劳动力结构的转换,可以说已有共识:即我国下一轮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于高素质劳动者群体的形成,也就是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很显然,要实现这个动力转换,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沉淀下来的大量普工岗位,应当被新产业、新产能提供的岗位所取代。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升级与劳动力升级需要做好衔接。而在当前招聘市场中的供需矛盾,也体现了这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劳动者又找不到与自身对口的岗位。人力资源的配置最终还是由市场来调节,那些承受不了更高人力成本的低端产业,要么通过技术革新来提高生产效率,要么就让位给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除此别无他途。
对于劳动者来说,也是如此。公开的研究已经证明,未来20年后,65%的劳动者将从事没有出现过的全新职业。这个前景对所有40岁以下的人都是巨大挑战。换言之,如果现在还满足于从事重复性的生产劳动,不思转变与进取,那么很可能就将被新格局所淘汰。新的职业从何而来?就是要看那些不想继续做“苦工”的年轻人,能不能抓住潜在的社会需求与技术进步趋势,形成大批的“创客”,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有的技能都会过时,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要成为程序员等高科技人才。最近,就有报道称,英国农场开价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8万元)招聘“小鸡性别鉴定师”。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人才”的定义:仍然有很多工作,特别是那些计算机还无法做到的,值得劳动者去倾情投入,使自己成为该领域的专才。这些领域也许就在身边,等待每个人去发现。更好地去认识面向未来的“人才”,才能帮助我们挖掘潜藏的新红利,不断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升级。
冯海宁:“接待门”还有多少“门中门” 2011-01-10 |
刘 敏:权力失范也要承担政治伦理责任 2011-01-17 |
广州日报:守护道德底线,“我”当何为 2011-10-18 |
话题圆桌:火车票实名制是顺应民意的积极进步 2010-01-12 |
沈建华:茶叶标准,科学问题须科学看待 2012-04-27 |
冯雪梅:“解放”是对教师最好的尊重 2012-09-11 |
任仲平: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 2013-07-22 |
一周看点(第218期) 2014-01-24 |
见义勇为被刑拘 2014-07-17 |
人民日报:让法治为现代中国护航 2014-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