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删一条帖子能挣上千元,一天可获利数万元,月收入轻松过十万元……一名26岁从事删帖业务的犯罪嫌疑人4年净赚780余万元。近日,湖北黄冈市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了湖北省首例“有偿删帖案”。
需求造就“市场”,因为一些不能见光的需求,“有偿删帖”就这样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地下黑市”。目前,此案已查明涉及全国22个省份,涉案人员近2000人,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
是谁撑起了“有偿删帖”市场的红火?在警方获取的犯罪嫌疑人删帖资料中,有类似“官员包养情妇,为其写下保证书”的桃色新闻,有“全国最牛检察长拥豪车、豪房”等涉及贪腐官员的网帖。办案民警还发现了一份山西某县领导的删帖记录,多达52条,每条删帖价格在300~2000元不等,合计金额在3.8万多元。
如果心中无鬼,何必花冤枉钱删帖?“有偿删帖”的背后大都有不能为人知道的“秘密”,如果根据“有偿删帖”的内容追溯,或许就能发现一些人的更多违法乱纪行为。
“有偿删帖”删的是帖子,伤的是民意,失的是民心,张扬的还是腐朽的金钱万能论。网络世界并不都是虚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部分民意的一面镜子。“有偿删帖”用金钱“过滤”了舆情,让网络传递出来的社情民意“失真”,相对于网络上一些虚假信息,对社会的伤害更甚。
其实,法律早就明确对“有偿删帖”说“不”。201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指出,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法律已明确,为何还是有人以身试法?办案民警表示,一方面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很难固定证据;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在搜集网络公司的犯罪证据时,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难免会出现畸树怪兽。要从根本上铲除“有偿删帖”的恶壤,必须以法治手段严厉打击;对于技术上的难题,“魔高一尺,道须高一丈”。要治顽疾、树正气,对于一些违法乱纪及社会不良现象加强监督与曝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依法治网。这样,网络谣言不起,“有偿删帖”妖风难现,网络空间将更加清朗。
声音·法治 2012-08-17 |
阿 累:删帖利益链 2013-02-19 |
胡造次:岂能让特权车牌乱闯法律红灯 2013-06-04 |
曾 校:管理互联网,得内外兼治 2015-01-22 |
人民网:管理互联网,得内外兼治 2015-01-22 |
李东标:网络不应成为权钱勾兑的“法外之地” 2015-01-23 |
刘立峰:正气联手,拔除网络敲诈有偿删帖“... 2015-01-26 |
检察日报:网络空间“消霾”,现在开始 2015-01-29 |
不动产登记“使用期限”受民众关注 2015-03-26 |
张 伟:用法治手段铲除“有偿删帖”的恶壤 2015-05-21 |